课件编号13789511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94104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百草园,三味,书屋,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新课引入 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充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这篇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看他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 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 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集《二心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散文《风筝》。 解析题目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录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比喻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情景到晚年回忆,含蓄而富有诗意。 从课文的题目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一段经历。 全文叙写了作者儿时的两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表现了作者由幼时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 záo qí shuài chán mì shāi sù yuān dǐng tì tǎng shān bó suǐ tuì cuán kuī shuò liǎn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觅食 竹筛 宿儒 渊博 鼎沸 珊瑚 锡箔 倜傥 脑髓 蝉蜕 攒 盔甲 东方朔 敛 理清文章思路: 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 百草园的生活(1—8) 过渡 承上启下 (9) 三味书屋的生活(10—尾) 百草园 夏秋的美丽 景物 不必说: 菜畦、石井栏、 皂荚树、桑椹 也不必说: 鸣蝉、黄蜂、叫天子 单是…… 就有……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静物 动物 美女蛇的故事: 增添神秘色彩 冬天有趣的游戏: 拍雪人 捕鸟: 扫、支、撒、系、牵、看、拉 三味书屋 过渡 环境 活动 留恋 严肃 枯燥 也有趣 对老师 方正,质朴,博学 不回答“我”的问题 有戒尺不常用 读书入神时学生可画画 恭敬 不满 开明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植物 动物 低 高 高 低 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紫红的皂荚树 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 鸣蝉 长吟 伏 窜 何首乌 覆盆子 桑 椹 大黄蜂 斑 蝥 云雀 皂荚树 美 女 蛇 何首乌和木莲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整体 局部 写作顺序 先静物 后动物 先动物 后静物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葚 鸣蝉 叫天子 黄蜂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覆盆子 ︷ ︷ 阅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扫 露 支 撒 系 牵 拉 看 罩 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百草园的景物有声有色,充满乐趣。 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情趣。 雪地捕鸟带来无穷乐趣。 自由快乐的乐园 小 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