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790973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4.1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第1课时,表格式)

日期:2025-11-1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12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仁爱,格式,1课时,农业,基础,国民经济
  • cover
《农业》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课标要求解读】 行为主语:学生 行为动词:说出、举例说明 行为条件:运用资料 行为对象:农业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核心内容阐释: 此“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概况指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由此可归纳出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并可以简单分析差异产生的自然原因。用以说明的“资料”包括地图和文字材料等。“标准”没有进一步要求了解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但是可以将这样农作物的地区分布作为说明农业分布的资料。“联系实际”可以联系当地的实际,也可以联系一些地区的实际,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状况的对比,说明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不同的地区,因自然环境不同,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不同,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加强实际材料说明的力度,所举实例可抓住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的不同情况加以比较。例如,从地形角度可分别说明陡坡地、缓坡地、平原、低凹地、水域适宜发展什么农业;从热量的角度,可分别说明每一温度带各适宜发展什么农业;从干湿度的角度,可分别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地区各适宜发展什么农业。 知识系统建构: 能级要求说明: 【重点难点把握】 重点:1.我国农业在地区上的差异。 2.农业生产的各种部门。 难点:影响农业地区分布差异的原因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认识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差异。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标 备注 新课导入 询问学生我们泰兴有什么小吃特产? 追问这些特产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个产业有关系?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出示学习目标。 设置情景。 用开心农场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旗下有四个部门,分别是:开心园林;开心鱼塘;开心农庄;开心牧场。本节课将分成四个大组进行pk。期间会有相应的金币奖励,最后哪一个小组收益最多将会获得老师赠送的学习锦囊。 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很容易举出很多例子。(如烧饼,白果... ...) 农业有关。 学生学习目标,对本节课有个整体的感知。 设置情景,增加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用小组pk比赛的形式,增加学生的竞赛欲望,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入本节课,了解学习目标,设置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开心竞聘】 1.承转:刚刚我们已经把小组分好了,接下来进入到我们的开心竞聘的环节,接下来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进行一个准备工作。阅读教材P90-91的文字部分及图4.6,思考: (1)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劳动产品是什么? (2)农业包括的部门有哪些? (3)各部门负责什么活动,劳动产品是什么? (哪个小组先完成了,哪个小组就有优先选择的权利) 学生展示,教师追问本部门主要负责的是农业部门中的哪一个部门,主要负责的工作是什么,农业产品是什么? (教师总结:农业的对象是生物,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并确定好每一小组负责的部门,并赠与金币) 承转:从刚刚我们部门负责人举得实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那我们农业到底重不重要呢? 抢答环节: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证明农业的重要性。 (教师注意提炼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