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798285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习题课件(21张PPT)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9569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课,活动课,我们,共同,感受,历史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一、选择题 1.某校举办“学文物讲故事”主题展。下图为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C ) C 【名称】良渚文化玉琮 【简介】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古代人们常用于祭祀神祇。其出土时间可追溯到距今约5 400-3 500年,器 物本身雕琢细腻、纹饰精美 ①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 ②当时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③该器物是新石器时代的器物 ④良渚居民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玉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湖州是世界丝绸之源,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右图所示是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家蚕丝绢片,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家蚕丝织品。它属于( A ) A.实物资料 B.图像资料 C.文献资料 D.传说资料 A 3.右图文物图片传递的信息有( D ) ①出现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 ②那一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音乐 ③中华大地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D ④贾湖居民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5 000年前的良渚古人是怎样生活的 散布在各村落的先民,构木而居(见图甲)。女人们采桑养蚕,纺织丝麻织物;男人们或使用石制农具(见图乙)耕田,金黄稻穗遍布乡野…… 4.对上述资料整理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以下对错误的指正正确的是( B ) ①图甲有误,应该为干栏式房屋 ②“构木而居”有误,应为“挖土而成” ③图乙有误,应改为磨制石器 ④“金黄稻穗”有误,应为“金黄麦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5.下列为某剧组拍摄描绘秦国贵族书房陈设的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A ) A.书案上摆放着青铜器具 B.地上散落着数枚五铢钱 C.墙壁上挂着《兰亭集序》 D.书架上陈列着纸质书籍 A 6.海昏侯墓是(西汉)汉废帝刘贺的墓葬,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其出土的文物可能有( B )    B ①孔子图像 ②《齐民要术》     ③五铢钱 ④五禽戏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7.(12分)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为“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研学旅行,收集了以下材料,邀你参与分析。 材料一: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是同学们绘制的示意图,从地图的要素看,它少了什么?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良渚文化遗址分布有哪些特点?(6分) 缺少了比例尺。(2分)分布在长江以南(或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纬度地区(或北纬30°—32°之间);靠近河湖(或长江中下游;或沿海);地势低平(或平原)。(4分,四选二。学生表述有异,意思相似同样给分) 材料二:良渚古城遗址示意图和出土文物。 注:良渚古城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内发现有人工开挖的51条河道,构成完整的水路交通系统。莫角山宫殿区土台为人工堆筑,其工程量若按每天保证出工1 000人来算,需工人不间断地工作110年。良渚古城反山王陵区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名称:玉琮,年代:距今约5 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出土地:良渚古城反山王陵区,用途(质地):祭祀神灵的玉制礼器 (2)有同学认为,良渚遗址的社会状况与夏朝很相似,因此它可看作是一个比夏朝更早的国家。请结合上述资料说明它与夏朝相似的社会状况有哪些。(6分) 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回答需要结合材料,推断相似社会状况,能推断出三个方面,每个方面2分,若表述有异符合题意均可得分。 示例: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和财富的分化:遗址中宫殿区、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郊区);(或存在宫殿区和王陵区出土的高等级礼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