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01549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检测(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41612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省,检测,答案,扫描,期中,杭州市
    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21分) 1.(1)馨 (2)履 (3)汇(3分,各1分) 2.(1)B (2)A(2分) 3.C(2分) 4.①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③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月是故乡明 ⑦云横秦岭家何在 ⑧千里共婵娟(8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给分) 5.小语,你好!我推荐你朗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因为这首诗歌抒情意味强,强烈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情炽热;诗歌前面意象画面感强,朗诵时可以用低沉的语气展示悲苦,“黎明”一句缓慢而富有温情,朗诵时重音和语气你会比较容易把握。所以建议你朗诵此诗。(3分) 6.A(3分) 二、阅读(53分) (一)名著阅读(5分) 7.我认为第(二)首诗歌是艾青所作。因为他善于用太阳等意象构成他诗歌叙事的基本范畴,以油画般浓重的色彩与光影,唤起对光明的渴望。他的哀歌兼赞歌,唤起内心中苦难的爱和希望。同时,他的诗歌奔放,抒情直接,感情炽热。第一首诗歌意象优美,回环反复,不是艾青作品的风格。(5分。选择正确1分,理由能从两个角度作合理评析即可,不必拘泥于示例)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8.开头部分描写了主人公自责苦恼的情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 9.①反映“他”当时一想到撞了人之后内心的恐慌不安。 ②“他”向老人承认是自己撞了人时内心的迟疑、犹豫。 (4分,各2分) 10.属于环境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天空的澄净,衬托出主人公填满了内心的“坑”后,在得到张木匠的谅解后,内心释然、愉悦的心情。 (3分) 11.具体含义:“坑”一语双关,既指路面上的坑,也指主人公起初逃避责任时内心的“坑”。 文章主题:主人公因为撞人逃逸而内心恐慌不安,备受煎熬,最后鼓起勇气向张木匠道明原委,将自己内心由愧疚和恐惧交织而形成的“坑”填满,以此反映对人性的善恶思考(或:以此告诉人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并尽力去改正、弥补,只有这样才会心安)。(6分,每点 2 分)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2分) 12.示例。喜欢。截取生活中的熟悉的片段,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易于接受作者的观点;自然地引出观点“读书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3分) 13.以显微镜和望远镜作比,生动阐明了做学问时精与博的关系,论述做学问要多赏识。(4分) 14.读书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区分书籍的轻重缓急;读书时要随时会疑,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不可以对学问有成见,厚此薄彼;应该多赏识,学问之间是有关联的。(5分) (四)古诗文阅读(20分) 15.A、C(4分) 16.B(3分) 17.欧阳修与滁州百姓(2分) 18.《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丰乐亭记》: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4分) 19.从诗歌的景物来看,写的是暮春时节。春将归,而多情游客却不管这些,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丰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表达了惜春之情,对春天的眷恋之情。(3分) 20.(1)处地之“乐”(滁州泉流甜美,风景美丽。在天然赐“乐”的基础上,又用人力去发明“乐”,去丰厚“乐”:“疏泉凿石,辟地认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2)处时之“乐”(国泰民安。“安此熟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3)处人之“乐”(他体察民情,关怀大众疾苦,将滁州管理得有条有理,与大众共处调和,关系融洽,所以他才得以“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清闲”,“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4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即得4分) 三、写作(46分) 21.示例1:我赞同中小学增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首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劳动牵涉的领域非常广泛,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