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09503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23882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cover
部编版(2016)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生命之趣”,共选编了三篇文章,分别是郑振铎的《猫》、康德拉·劳伦兹的《动物笑谈》和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狼》。这三篇文章体裁迥异,内容有所不同,但都跟动物有关。《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写出了“我”与家人悲痛、遗憾的心情,尤其是对第三只猫的歉疚之情,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动物笑谈》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从一个动物学家的视角,以诙谐幽默的话语,讲述了自己观察动物习性和进行科学试验的过程,并描绘出了动物们的顽皮活泼可爱,字里行间也蕴含着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狼》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故事虽短,却描写得冲突强烈,情节紧凑,引人人胜。这三篇课文从截然不同的侧面记述了人与动物的故事,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第五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参与动物科普馆的青少年讲解员竞选活动,并围绕着“尊重动物,善待生命”这一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竞选稿。这一核心任务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敬畏生命,并思考我们在生活中能具体做些什么、如何去做。 本单元学习的流程为第一课段默读三篇文章,学习总结文章的行文脉络、语言风格和中心思想;第二课段总结从三篇文章中所领悟的道理并由动物及人类,进行自我理解及反思;第三课段搜集、整理与主题“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相关的素材,开始撰写竞选稿。单元整体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认知,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与反思,有利于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需要分析 一、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学生“能够养成默读习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建构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应关注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请从所阅读过的有关人与动物的文章中选取一篇分析其行文脉络、语言风格以及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说说文章是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 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96位学生) (1)阅读鉴赏:92%的学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句、段来赏析文章;但80%的学生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