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13045

13.1 从闪电谈起 课件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共24张PPT)+素材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2次 大小:683694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3.1,上册,PPT,24张,物理,九年级
    (课件网) 第一节 从闪电谈起 活动1 一、电是什么 摩擦起电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现象 被气球折磨的猫 气球吸引流水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3.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小结 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们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4.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 负电荷。 思 考 摩擦为什么能使物体带电? 通常情况下物质不显电性,但由于不同物质的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摩擦时有电子的转移使两个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摩擦起电的本质 活动2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小结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排斥 吸引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静电现象 活动3 用起电机模拟闪电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模拟闪电 现象解释 1.当起电盘转动起来后,两个金属球就会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两球间就会发生火花放电。 2.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带电云层和大地间发生的大规模发电现象。 尖端放电:实验表明,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 结论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电从哪里来 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实验室里常用一种叫验电器的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1.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思 考 1.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 3.从验电器的张角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越大说明带的带你和越多;反之,带的电荷越少。 让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相接触,如果验电器金 属箔张开一个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2.我们如何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 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静电现象应用 1.静电现象的应用 静电喷涂 静电复印 静电除尘 共同原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静电现象的防护 避雷针 油罐车尾链 静电释放桩 1.关于玻璃棒与绸子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B.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C.将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绸子,它们会相互排斥 D.这一过程产生了新的电荷 练一练 A 解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A正确;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B错误;玻璃棒和绸子带异种电荷,靠近后会相互吸引,C错误;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D错误。 2.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荷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荷 C.甲球带正电荷,乙球一定带负电荷 D.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可能不带电 D 解析:丙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丙球带正电;甲与丙靠近时排斥,所以甲球一定带正电;甲与乙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乙球可能带负电;但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乙球可能不带电。 3.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箔张开说明带上了异种电荷 B.金属箔张开说明它们互相排斥 C.验电器能检验出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 D.橡胶棒带正电 B 解析: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A错误,B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