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2503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四(1)》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892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四(1),教案
  • cover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2页的练习四第1~5题。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课件、教材。 ▍流程一:知识再现 1.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2.提问:在这个单元中,我们是怎么分析问题的? 学生回忆:我们是从问题着手分析的,先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有一些条件是直接告诉我们的,有一些条件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所以我们要先求出来。 3.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帮助自己分析问题呢? 学生回忆:分析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画树形图帮助我们厘清思路,也可以将条件和问题绘制成线段图,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4.完成练习四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分析:①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已修的米数;②求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8天修的米数。 指名列式解答,师板书: 已修的米数:45×8=360(米) 还剩的米数:520-360=160(米) 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式解答。 面粉的袋数:60-22=38(袋) 一共的袋数:60+38=98(袋) ▍流程二:专项练习 选择或填写条件 1.要求小丽比小华多用了多少钱,需要的条件是( )。 A.小丽比小华多用了多少元 B.小华买一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 C.营业员找给小丽14元 D.小华买一支钢笔用去28元 2.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38个,第二天加工42个。要求还剩多少个没有加工,缺少的条件是( )。 3.书法组的男生比女生少12人。要求书法组一共有多少人,缺少的条件是( )。 4.要求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的数量关系式是: 。 ▍流程三:综合问题 1.完成练习四第2题 提问:看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式解答。师板书。 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你能将上题的线段图改一改吗?师板书。 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数量关系变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练习四第3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式解答。师板书。 3.完成练习四第4题 问题(1)解题指引:让学生先读题,从问题想起,说说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问题(2)解题指引:在问题(1)的基础上,说出数量关系,更改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4.完成练习四第5题 提问:这两题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解题过程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并反馈交流。 ▍流程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策略的方法,课后和同伴交流。 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 3 练习四(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学生对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配以这样的专项练习,在学生选择条件和问题的时候,其实加强的是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设计思想 学生对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所以本课重在利用题目使学生解决问题时更为熟练,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