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上课日期: 年 月 日 第 课时 课 题 2.3.2 五四运动 课时安排 1 课 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 2.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精神。 3.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重难点 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精神。 教具准备 PPT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人民进行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同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日本乘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作为一战战胜国的中国,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却遭遇了外交失败。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反帝怒火终于点燃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新课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上的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背景: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一方是由英、法、美、日、意等组成的协约国,另一方是德国、奥匈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开会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因而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钧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当时,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巴黎和会寄予很高的希望,他们认为通过这次会议可以使中国摆脱被帝国主义奴役的命运。 然而帝国主义国家根本没有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在和约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我们也是战胜国呀,为什么还任人宰割?弱国无外交呀!同学们!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太弱了,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美、英、法、日其实都要控制和侵略中国。列强出卖了中国的利益,中国人民答不答应?1919年5月4日,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终于爆发了。 讨论一教材P60材料研读。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 答: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因为“外争主权”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也出席了巴黎和会。会议上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要求,要将德国在中国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中国人民的奋起斗争,要求归还中国主权。“内除国贼”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的要求:北洋军阀政府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屈膝投降。曹、陆、章的卖国行径正是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作为。 讨论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什么地方?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涵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被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的革命属性: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1)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对于“二十一条”,要回顾第11课内容。) (2)读教材插图《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3)结合五四运动口号或传单,分析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弘扬、践行五四精神? 小组合作: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核心是爱国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