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3531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747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
  • cover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序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上学这“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 ) ①理在事先一一断章取义 ②形存神存一一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一一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一一刻舟求剑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 3.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然而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无理的怜爱与怨恨,把诗人郁积于心的深情浓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无理却又显得有理了。可见,在诗的世界里,“有情”才能“有理”,“情”往往是胜于“理”的。这一论述说明( ) ①文学世界中的事物没有客观性 ②文学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创作对象的主观感受 ③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④文学创作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 用“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来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勤奋学习。这种观点( ) ①认为成功还是失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是一种唯物主义态度 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④会误导学生相信命运,陷入唯心主义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D.①④ 5.2013年8月,我国东北和广东省汕头地区出现了大雨、暴雨、大暴雨和局部特大暴雨的强降雨过程。截至8月21日11时,此次强降雨过程共造成辽宁、吉林、黑龙江85人遇难、105人失踪。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东北;而专家则称,极端天气的持续影响才是此次强降雨的罪魁祸首。这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体现了( ) 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④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6.2013年9月初台风“天兔”和“蝴蝶”携手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形成了罕见的“南北夹击”之势,东部沿海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遭遇大风暴雨,近百万人紧急转移。这表明( ) A.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C.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是不可改变的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7.梅花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品格历来深为中国人钟爱。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 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D.审美情趣和吟咏时心绪的差别,使梅花具有不同的品格 8.“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真理与权威没有关系 B.只有服从真理才能成为权威 C.真理与权威是根本对立的 D.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9.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