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46409

岭南社版 七年级下册 美术 第6课 肌理与应用 教案

日期:2024-05-09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34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岭南,社版,七年级,下册,美术,6课
  • cover
《肌理与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肌理与应用》是岭南美术-出卷网-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源于自然的启示》。本课是在《花卉与纹样》的学习后进行,学生已能开始关注身边物体的形状美和色彩美,并能初步显现出美化生活的意识,同时有了前阶段的欣赏评论、技能练习和创意设计的练习后,也为深入学习本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2、让学生了解运用材料制作肌理效果及其方法,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获得操作经验和艺术创作乐趣,增强对艺术的感觉悟力和审美体验。这一课教材的编排主要侧重于肌理的制作方法,对如何运用、欣赏肌理涉及不多,为此,我对教材作了大胆的个性化处理,加入带有云浮特色的图片内容、生活相关的小游戏、以及安中美术特长的美术作品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及美术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3、本课分三个环节:1、了解肌理;2、感知肌理;3、肌理的创意表现。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还带着小学时代的稚气,他们的生理年龄表现为好动、好奇、好胜,思维大胆活跃且不受约束、有新颖独特的想法但在表现方法上略欠缺,他们的作品往往会打破常规、富有创意。但是由于我区中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缺乏美术作品绘制工具,几乎不可能尝试课本列出的肌理制作方法,对于如何将制作的肌理运用于实践,甚至它表现为一幅有主题且有美感的作品,还需要在老师的更强大的想象力引导和技巧指导下开展,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用新奇吸引学生的眼球,用鼓历激发学生的创意。 三、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理解并掌握“肌理”的概念,懂得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一些奇妙的肌理现象;通过欣赏、感悟、制作肌理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参与学习,掌握新知。 2、情感领域:体验并感受肌理的独特美,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技能领域:尝试让学生认识抗水、吸附、拓印、等其它的肌理制作方法,且基本掌握拓印法最常用表现方式。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肌理以及肌理的美感特点,已变将其融入美术创作中。 五、教学难点: 如何让乡镇学校学生在几乎没用任何作画工具的情况下完成肌理绘画实践。 六、教学用具: 教具:各类肌理图片、微课视频、水声音频、自己的油画作品、贝壳 学具:课本、叶子、尺子、硬币、心形折纸、钥匙、铅笔、草稿纸 7、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引导法、游戏法 学法:观察法、问答法、实验法、感受法 活动方式:小组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 教学模式:观察分析———感受认识———动手探索———欣赏分析 8、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播放出四张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图片里的物体是否树叶” 第一张是红色玫瑰花瓣,其特点是形状与树叶相似,有粉红色不规则纹路,但颜色是红色;第二张是绿色狗尾草,其特点是尺寸与树叶相似,颜色也与树叶雷同,但是纹路明显与叶子不一样;第三张是颜色、尺寸都与树叶相似的昆虫,它有昆虫特有的肢足组成的纹路;第四张图片是树叶,它叶脉清晰,颜色翠绿。 2、导出课题 小结:我们为什么能认出第四张图片才是“树叶”呢?是因为树叶表面有与前三张图片的物体不一样的特有“纹路”,我们把它叫做“肌理”。导出课题:《肌理与应用》。 (二)感知各种肌理的形式美感,体验应用肌理的天然妙趣 1、寻访之旅――大眼找肌理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很多奇特的表面纹理,它们千姿百态的到处存在,你们知道它们都躲哪里去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寻访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独特的视觉盛宴吧! 2、两个小游戏,猜一猜 ;摸一摸,听一听这是什么? 游戏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种水果中的肌理,学生举手回答; 游戏二:请一个学生上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