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48010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4060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多民族,21张,课件,研读,史料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 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史料阅读和说课设计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第 ()单元第 ()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 ()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 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1为教学重点,2为教学难点,3为巩固提升) 1. 秦的统一(① 秦统一的背景与条件:统一的历史趋势、先秦诸子学说中的大一统共识、人民群众的和平诉求、秦国物资基础雄厚与地理条件优越、秦王雄才大略,广纳人才、商鞅变法推动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统一战争中秦王的策略得当。② 秦统一后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帝国的措施:国家制度上创立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创立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经济管理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加强对市场管理;社会治理上颁行法律、编制户籍,加强基层管理,整顿社会风俗;文化管理上统一文字;民族关系上北方抵御匈奴进攻、修筑万里长城,南方征服越族、加强对云贵地区西南夷的控制;交通建设上修驰道、直道;秦王朝还迁徙豪强,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③ 秦统一和巩固统一措施的历史影响: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促进多民族的交往交流,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后世王朝沿袭使用,影响深远。); 2. 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陵墓、求取仙药、巡游封禅;赋役繁重、百姓不堪重负,水深火热;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激化;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秦二世:昏庸残暴、严刑峻法,各种矛盾尖锐化,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暴动。); 3.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① 陈胜吴广起义:“张楚”政权。② 项羽刘邦的反秦斗争与楚汉相争:秦朝的灭亡;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项羽乌江自刎,走向败亡。③ 秦朝祚短促而亡的历史教训:民心向背。)。 情境1: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与条件(公元前221年) 情境设问: 通过教材内容,了解秦实现统一的历史条件。结合拓展教材,理解为什么秦国能顺应潮流,实现统一? 材料一 秦自孝公(公元前361年—前338年在位)用商鞅变法后,二十余年间,便以一个崭新的面目出现。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承继他父亲的“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汉贾谊语),以统一天下为职志。他首先大胜秦的死敌魏国,取得“河西”之地(公元前330年),并重用张仪(公元前309年卒)。六年后称王。此后,秦东向慑服韩、赵、魏,南取汉中与巴蜀,疆土日广,国势日盛。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国际上诡谲狡诈,纵横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