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48024

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7711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研读,PPT,24张,课件,史料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史料阅读和说课设计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 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 为何新———课标理念新、教材内容新 如何新———大概念教学、主题化教学、有结构、有情境、有目标 新何用———实现素养落地、强化情怀培育、彰显国家意志 现实的矛盾———高一课时少,纲要内容容量大,如何在“统摄”和“分解”的教材内容整合中如何促新? 可操作的层面———以精选主题材料来构建史学情境,以问题链条设置来操作探究活动,以师生互动解答来实践素养能力。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第 ()单元第 ()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 ()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 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旧的说课模式?新的说课模式是否不同? 一、析课标,说教材: 析在提炼主题,形成概念; 说在简化内容,构建逻辑。 二、抓重点,破难点: 抓在营造情境,设置问题; 破在引发探讨,解决矛盾。 三、明学情,定教法: 明在了解生源,适度分层; 定在精准备课,因材施教。 六维度的教学预设共同指向学生的发展。 新的说课模式?形式可新,旨归同道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 1.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① 明帝国的建立:1351年,爆发元末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奠定称帝基础;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年号洪武,正式建立大明帝国;同年,徐达、常遇春率明军北伐,元顺帝北遁,明师攻占大都;大明经数十年统一全国。② 明初废丞相、设内阁:1380年,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丞相,罢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皇权大大加强;终明清500余年,再无丞相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减轻皇帝因为丞相制度废除而带来的政务繁重问题,明成祖朱棣正式设立殿阁学士,作为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逐渐形成;内阁学士主要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宣宗后内阁权势开始增强,明世、穆、神宗三朝时,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成为内阁首辅,尤其张居正在明神宗万历前十年以帝师自居,深得太后皇帝信任,俨然如当朝宰辅;内阁首辅虽然权倾一时,但非制度上的职务,不是正式的宰相,一旦失去皇帝信任,则下场悲惨;明朝君主利用宦官来牵制文官集团,如内廷司礼监太监获得协助皇帝代理批红的权力,甚至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