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48036

纲要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25002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史料,PPT,43张,课件,研读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史料阅读和说课设计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 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 为何新———课标理念新、教材内容新 如何新———大概念教学、主题化教学、有结构、有情境、有目标 新何用———实现素养落地、强化情怀培育、彰显国家意志 现实的矛盾———高一课时少,纲要内容容量大,如何在“统摄”和“分解”的教材内容整合中如何促新? 可操作的层面———以精选主题材料来构建史学情境,以问题链条设置来操作探究活动,以师生互动解答来实践素养能力。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第 ()单元第 ()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 ()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 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旧的说课模式?新的说课模式是否不同? 一、析课标,说教材: 析在提炼主题,形成概念; 说在简化内容,构建逻辑。 二、抓重点,破难点: 抓在营造情境,设置问题; 破在引发探讨,解决矛盾。 三、明学情,定教法: 明在了解生源,适度分层; 定在精准备课,因材施教。 六维度的教学预设共同指向学生的发展。 新的说课模式?形式可新,旨归同道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 1.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① 袁氏独裁和《二十一条》: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随后开始步步独揽大权的活动;1912年国会选举国民党在参众两院获得胜利,其领袖宋教仁随即在前往北京的路途中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二次革命”由此爆发,以失败告终,1913年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5月公布的《中国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同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1914年8月,利用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时机,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经过谈判,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② 复辟梦碎和护国战争:1915年,参议院所谓“尊重民意”为理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在一片所谓“劝进”中袁世凯于1916年称帝,改元洪宪。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全国人民声讨袁世凯破坏共和行径,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① 军阀混战、“府院之争”和护法战争: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不久死去,北洋军阀失去统御的中心人物,加上内部派系纷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