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48049

纲要上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共5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22783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研读,PPT,54张,课件,史料
  • cover
(课件网)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史料阅读和说课设计 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 课标要求: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 为何新———课标理念新、教材内容新 如何新———大概念教学、主题化教学、有结构、有情境、有目标 新何用———实现素养落地、强化情怀培育、彰显国家意志 现实的矛盾———高一课时少,纲要内容容量大,如何在“统摄”和“分解”的教材内容整合中如何促新? 可操作的层面———以精选主题材料来构建史学情境,以问题链条设置来操作探究活动,以师生互动解答来实践素养能力。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第 ()单元第 ()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 ()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 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旧的说课模式?新的说课模式是否不同? 一、析课标,说教材: 析在提炼主题,形成概念; 说在简化内容,构建逻辑。 二、抓重点,破难点: 抓在营造情境,设置问题; 破在引发探讨,解决矛盾。 三、明学情,定教法: 明在了解生源,适度分层; 定在精准备课,因材施教。 六维度的教学预设共同指向学生的发展。 新的说课模式?形式可新,旨归同道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 新政协第一届会议: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包括中共在内,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662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的主要成果有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等重要原则。《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还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当选。此外大会还确定了国旗、国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② 开国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盛大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2. 人民政权的巩固(① 解放战争的继续和镇压反革命:新中国成立,人民解放军相继推进华南、西南地区,在继续完成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同时,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掀起镇压反革命运动。②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