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48181

10.三峡 课件(41张PPT)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62476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三峡,课件,4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 10.三峡 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 2、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奇丽的景色,领会精练生动的语言。 3、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背诵课文。 3、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课程导入 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游长江最美在三峡,三峡是世界最美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 三峡的景致令人向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三峡的峻美,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 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 1.走近作者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它叙述了1000多条大小河流及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做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因此写就《水经注》。 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2.交流背景 长江三峡: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 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3.知识链接 (1)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2)重岩叠嶂 (zhàng) (3)不见曦(xī)月 (4)夏水襄( xiāng)陵 (5)沿溯(sù)阻绝 (6)乘奔御(yù)风 (7)素湍(tuān)绿潭 (8)绝巘(yǎn) (9)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10)属(zhǔ)引凄异 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4.读准字音 听录音,初步感知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自读 齐读 互评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本文描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描绘了三峡的风光,先写山,后写水,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奇丽的山水图。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二、疏通文意 1.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一词多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2)沿溯阻绝(阻断) 哀转久绝(消失) (4)空谷传响(空谷: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