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5737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语言要连贯【教学方案、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7638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方案,PPT,28张,课件,教学,编版
    《语言要连贯》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2.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2.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教学难点】 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小飞飞把这个故事讲给了自己的家人听,可是听完后大家纷纷表示没听明白,请你帮小飞飞找找问题。 出示小飞飞的讲述内容: 苏轼找张怀民一起散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两人欣赏了美丽的月色。苏轼睡不着。 小飞飞的问题:不连贯。应改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睡不着。苏轼找张怀民一起散步,两人欣赏了美丽的月色。 我们每天要对别人说很多话,还会写一些文字来表达自己,如果语言不连贯会造成很大的麻烦,那么究竟什么是连贯呢? 连贯,即前后句子的意思连续贯通。 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都由许多句子组成,这些句子如果不连贯,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明确连贯的定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语言连贯呢? 二、技法指导 技法回顾 1.提出问题 首先让我们回顾《昆明的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等相关内容,自主总结能够使得语言连贯的方法。 2.成果展示 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 (1)要做到语言连贯,应保持前后话题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随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如《昆明的雨》中:“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 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鸡纵、干巴菌、鸡油菌等,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捡鸡纵的笑话。虽然写的内容不少,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要做到语言连贯,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应有合理的顺序。 如课本中这段话:“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这段话,虽然各句都围绕着“四周景色”的话题,但因为句子间的顺序不合理,读起来同样让人感到不连贯。 小试牛刀:你知道应该如何调整顺序让该段语句连贯吗? 明确:应该将第三句和第四句的顺序对调一下,这样第四句中的“它”才能指代“湖水”,整个语段读起来才连贯。 (3)语言连贯还应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帮助衔接句子。 比如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两段话: 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 其中,运用关联词“可是”表示句子间的转折关系,使用“比如”“例如”这样提示性的词语来引出例子,还用“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个过渡句承上启下。 小试牛刀:重温经典。根据课文,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①(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鸣蝉在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