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6531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3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894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民族,分立,政权,南北朝,两晋
  • cover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3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 “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 4.1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2013·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卷·3)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2.(2013·江苏无锡卷·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2013·山东德州卷·2)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4.(2013·江苏连云港卷·29)右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5.(2013·海南卷·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6.(2013·河北卷·3)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民族大融合 B.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C.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7.(2013·福建泰宁卷·2)“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分封制 C.禅让制 D.商鞅变法 8.(2013·湖南娄底卷·3)下列哪项历史事件促进了民族融合( ) A.丝绸之路开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 9.(2013·江苏盐城卷·2)和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 ) A.商鞅变法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0.(2013·湖北宜昌卷·3)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商鞅 B.张骞 C.北魏孝文帝 D.班超 11.(2013·广东卷·4)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 ) ①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②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 ③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 ④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2013·湖北黄石卷·15)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C.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D.戚继光———收复台湾 13.(2013·浙江丽水卷·5)下列历史事件中,为公元6世纪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商鞅变法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秦始皇推行群郡县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4.(2013·湖南株洲卷·2)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表明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和官员( ) A.采用汉姓 B.改穿汉族服装 C.学习汉语 D.与汉人通婚 15.(2013·湖南湘潭卷·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6.(2013·湖南长沙卷·15)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