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866900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078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0-2021,2课,21张,课件,儒术,独尊
  • cover
(课件网)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标解读: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第2课 秦-汉初 法家、道家的政治实践 “百家争鸣”的终点 一、秦汉政治实践:法家 (法家思想)满足了希望社会变革的进步力量的要求……在法家人士的影响和指导下,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孝公时期出现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影响也最为深远。它不仅为后来秦国的扩张和统一奠定了基础,而且为秦始皇所奉行的思想路线定下了基调。 ———张积、徐林祥、张立兵《中国阅读通史·先秦秦汉卷》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西汉]司马谈(道家)《论六家要旨》 法家者流……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西汉]刘歆(儒家)《七略》 一、秦汉政治实践:道家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 是以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老者息于堂,丁壮者耕耘于田,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 ———陆贾(汉高祖谋士)《新语·至德》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 一、秦汉政治实践:道家 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班固《汉书·高帝本纪》 轻田租,什伍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班固《汉书·食货志》 重农 轻税 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 ———司马迁《史记·文帝本纪》 节俭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放松工商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班固《汉书·食货志》 汉武帝时期 儒家的政治实践 二、儒家登台:紧迫的内外形势 大国之王(诸侯)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 ———[西汉]贾谊《治安策》 高皇帝居晋阳,使人视冒顿,还报曰“可击”。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骑围上。 ———司马迁《史记·韩信卢绾(wǎn)列传》 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匈奴日以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甚众,云中、辽东最甚,郡万余人。 ———班固《汉书·匈奴传》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兴,循而未改。 ———班固《汉书·食货志》 王国问题 土地兼并 边境问题 二、儒家登台: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即位后,诏令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董仲舒连上三篇奏章,称“天人三策”,其思想深受赏识。晚年辞归,著有《春秋繁露》。 【古文经】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儒家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被发现。 【今文经】汉初由老儒背诵,弟子以当时人所使用的隶书(今文)记录,或口耳相传。 二、儒家登台:董仲舒 “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