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6819

曹刿论战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25225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曹刿,论战
    12、《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单县蔡堂镇中学 王全星 学习目标 一、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和长勺之战的背景。 二、学习详略得当的结构安排和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 三、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重点、难点 一、详略的当的结构安排。 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学习环节 一、引一引 1、观看视频,回顾历史知识,导入课文 同学们,大家刚才看到视频,就是朱之文大衣哥成名的视频,他演唱的歌曲,是《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片首曲。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通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对中国历史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曹刿论战》,指的是哪一次战争?又是怎样的一次战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板书课题) 2、介绍相关文学常识 ⑴我们先看看注释①,看看对课文相关资料的介绍。本文选自《左传》,大家对这部书了解吗? ⑵投影展示:㈠《左传》㈡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二、读一读 1、听读文章,识记生字词。 现在我将这篇课文朗读录音放一遍,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字音和停顿。 2、请结合自己刚认识的生字或词语,自由读一遍课文。 3、指名读,查看学生掌握情况。 现在我找几个学生分段朗读,大家注意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4、大家已经初步读熟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资料,来了解课文的大意。三分钟后,我向大家请教一些问题,现在请大家做准备。 ⑴“齐师伐我”中的“我”是指谁?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投影展示背景)“伐”字在这里什么意思? “伐”是侵犯。一个“伐”字可以揭示,这次战争出对于鲁国来说,是一次抵御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⑵“牺牲玉帛”的“牺牲”什么意思?大家再找一找,文中还有这样的词吗? “鄙”、“加”、“狱”、“虽”、“可以”。 ⑶“公将鼓之”中“鼓”在这里还是名词吗?文章还有这样词性变化的吗? 神弗福也--福 ⑷“登轼而望之”是什么意思?谁知道这句话里的道理和哪句诗一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品一品 1、分析文章内容。请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投影展示问题) ⑴“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客观“齐师伐我”、主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鲁庄公认为自己为战争做了哪些准备? ⑶曹刿认为哪个条件才是最重要的?又是怎样评价这个条件的? ⑷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时,认为有利于进攻时机的是哪一句?”彼竭我盈” 认为有利于追击时机的,又是哪一句?“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分析人物形象 我国古代的历史著作不仅仅是为了记事,更多的时候是在写人。就拿本课来说,大家对文中的人物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 ⑴、文中写了那几个人物?谁是主要的?(学生发言)曹刿、鲁庄公、乡人。 ⑵、你认为曹刿是怎样的一个人?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呢? (投影展示)请用“我认为曹刿是一个 的人,理由是 。”说一说你的认识。 (板书曹刿的人物形象)爱国、远谋。 ⑶、曹刿的形象主要通过他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的。那么文中另两个人物对揭示曹刿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用鲁庄公的“鄙”对比曹刿的“远谋”;用乡人来衬托曹刿的“爱国”。 3、分析课文结构与详略。 ⑴、下面是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你知道根据是什么吗?你认为最恰当、得体的是哪一组?为什么?(投影展示) A、问战、从战、论战。曹刿角度 B、将战、实战、问因。鲁庄公角度 C、战前准备、战争过程、取胜原因。战争角度 ⑵、(投影展示)文章是重在“论”还是重在“战”?课文详写战争的哪些环节?略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