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欣赏《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课题 欣赏《阿细跳月》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是我国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彭修文先生根据彝族传统的舞蹈“阿细跳月”的音乐改编的同名民乐合奏。乐曲吸取了传统“跳月”的民族音调,描绘了月夜欢舞的炽热场面。乐曲的节拍为四五拍,这种节拍与“跳月”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乐曲的结构由引子、三个部分、尾声组成。短小的引子部分表现了月夜的特定景色,青年男女们赶到广场集会。第一部分高音笛、弹拨乐器、弦乐等乐器运用不同配器方法重复演奏主题,表现了多种舞蹈姿态和舞蹈场面。第二部分运用移调、转调的手法创作的旋律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舞蹈场面更富于色彩。第三部分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主题旋律之后,整个乐队的演奏使乐曲达到了高潮,表现了宏大的场面。最后短小的尾声力度渐强,最强音结束全曲。 学习目标 1、审美感知: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熟悉并熟练视唱主题旋律,能听辨出乐曲基本结构。2、艺术表现:欣赏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学习五拍子,掌握“跳月”基本节奏型,学习“跳月”基本舞步。3、创意实践:感受乐曲四五拍的韵律,并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能够喜欢彝族的歌舞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4、文化理解: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学习关于彝族的音乐知识,乐于模仿彝族的传统舞蹈。 重点 感受《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 难点 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及其基本舞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节奏游戏!师: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声势动作。节奏:X X动作:跺脚或拍手或拍肩……X X X X X 请拍手拍手思考:在这个游戏中老师和同学们一共做了几拍?教师提示:5拍。这就是五拍子的节拍特点了,它是由一个3/4+2/4拍构成的一个复拍子。师:大家对彝族了解吗?视频播放介绍彝族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根据彝族传统的舞蹈“阿细跳月”的音乐改编的同名民乐合奏。板书课题:《阿细跳月》 学生积极参与节奏游戏。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彝族的基本资料。齐读课题 通过节奏游戏这一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彝族舞蹈五拍子的节奏特点,激发学生对彝族舞蹈“阿细跳月”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播放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彝族。 讲授新课 欣赏歌曲。老师范唱乐曲的主题,请同学们找一找主题中的骨干音和重复的旋律。画框表示骨干音:do请同学们唱一唱这个主题。尝试视唱乐谱请同学们聆听乐曲,在这首作品中,你们听到了哪些乐器?教师提示:乐器:竹笛 二胡 芦笙 高胡……欣赏乐曲,听一听这个主题一共出现了多少次?音频播放教师提示:四次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模仿听到的乐器的演奏姿势。图片展示部分民族乐器演奏姿势思考: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教师提示:情绪:热情欢快;速度:由稍快到中速再到快速;力度:时强时弱,后部分渐强,将乐曲推向高潮,更加表现了“跳月”时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老师填词演唱乐曲,请同学们一起拍手打节奏。歌词为:太阳出来赛啰喂,月亮出来赛啰喂,阿哥阿妹赛啰喂,跳起舞来赛罗喂。 学习跳月舞步。老师示范舞蹈动作,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跳月舞步的动作是如何体现五拍子的?教师提示:通过拍手、蹦跳、踹脚等动作体现五拍子的节奏。请同学们用动作表现五拍(三拍走步、两拍拍手)。拓展延伸:阿细跳月的由来阿细人每到播种的时候,为了抢时间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了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