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85277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365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山东省,道德,答案,试题,法治,考试
  • cover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小提醒: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小明和妈妈从超市花58元买了个热水壶,可是这个热水壶并不保温,当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交涉时,超市以他们已经使用为理由,不给退换,这时哪部法律会保护小明妈妈的合法权益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小李放学回家时,和其他同学一起闯红灯过马路,结果警察只将他拦下并要进行处罚,他觉得不服气。你认为他的想法是 ( ) A.正确的,因为闯红灯的确不止他一个人 B.错误的,不管别人怎样,自己都要遵守法律法规 C.正确的,他是因为赶路,而且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3.国庆长假期间,很多游客到四川九寨沟景区旅游。有的游客一边享受优美的风景,一边乱丢瓜子果皮,不履行爱护公共环境的义务。这些游客错在 ( ) ①不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③行使了自己所享受的权利 ④不懂得公民享有权利时,还必须履行义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这一条款的是 ( ) A.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B.小明的爸爸因为闯红灯被罚款100元 C.小亮在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赔礼道歉 5._____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道德 6.公民身份意味着 ( ) ①在某地居住 ②受国家的帮助和保护 ③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④对国家的归属、对民族的依附和对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7.当个人信息泄露受到他人威胁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答应威胁者的所有要求,只要不伤害自己就行 B.表面配合他们,想办法联系警方或找家人帮忙 C.大声哭闹,并破口大骂威胁者 8.去这些地方必须携带身份证 ( ) ① 商场买东西②快递点邮寄物品③饭店吃饭④火车站自助取票⑤酒店办理住宿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9.有位小学生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愿放弃就放弃。”所以,该生上课不遵守纪律,经常不完成学习任务,甚至逃课旷课。这位同学的错误在于 ( ) ①没有正确认识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②只享受了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④没有认真行遵守学校纪律、尊敬老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宪法规定充分说明 ( ) A.宪法与国家培养人才息息相关 B.宪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C.宪法与全体公民生活关系不大 D.宪法就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签订平等、互利的合同,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买卖行为的顺利进行。 ( ) 12.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也可以正常进行。 ( ) 13.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会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 ( ) 14.“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这句话是毛泽东提出的。 ( ) 15.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 ) 16.我的妈妈是中国人,我的爸爸是美国人,我具有双重国籍。 ( ) 17.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6--18位数字组成。 ( ) 18.“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 ) 19.张天天的父亲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在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 ) 20.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3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 ( ) 三、连线题(12+8=20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