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85283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7999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
  • cover
六年级《科学》 小提醒: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笑笑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为了使看到的昆虫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 A.眼睛和昆虫不动,让放大镜离昆虫稍近些 B.眼睛和昆虫不动,让放大镜离昆虫稍远些 C.放大镜和昆虫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 2.利用两个放大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正确的制作过程是 (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3.下面_____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 ( ) A. B. C. 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 ) A.先将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再将洋葱表皮放入并展平 B.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C.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再加一滴碘液,然后盖上盖玻片 5.下面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微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但不会对刺激产生反应 B.微生物能进行繁殖 C.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6.观察常用的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得到了下列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 A.地球仪上主要用蓝色代表海洋,其他颜色代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B.地球仪上沿南北方向分布的线是纬线 C.赤道是纬线圈中最长的一条 7.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一事实能够说明的观点是 (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 8.关于古人观测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从春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春,逐渐变短 B.夏短冬长,循环变化 C.春季和秋季影子适中 9.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现象是 ( ) A.潮起潮落 B.四季变化 C.昼夜交替 10.电影《流浪地球》中,流浪计划的第一步是让地球停止自转。假如地球停止自转,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的物体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地球上没了四季变化 C.太阳不再每天东升西落 二、判断题:(每小题0.5分,共5分;对的打“√”,错的打“×”) 11.中央厚、边缘薄的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 ) 12.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新冠”病毒。 ( ) 13.调焦时快速降低镜筒,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 ) 14.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 ) 15.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微生物。 ( ) 16.根据世界地形图,可以看出地球上的海洋比陆地的面积大。 ( ) 17.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多种,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不同。 ( ) 18.地球上同一纬线的人们在同一时间迎接日出。 ( ) 19.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利用圭表划分的。 ( ) 20.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 ) 三、连线题(9分) 21.(1)把下列实验器材与作用连起来。 镊子 放置切片标本 培养皿 盛化学药品 滴管 染色 载玻片 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 夹取实验材料 四、填图题(10分) 22.根据本单元所学地球运动的知识,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五、探究实践 24.显微镜的使用。(9分) (1)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40×;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_____显微镜。 (2)写出下列部分的名称:①_____③_____⑤_____。 (3)若观察到的物像比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清晰,需要调节显微镜的_____(填名称),以便得到清楚的物像。 (4)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其目的是_____。 (5)小枫同学只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