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摄影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形状和填充》教学设计 对象:三年级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浙摄影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本册教材分为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侧重于对“计算机基础”的认知,第二单元侧重于对“画图软件”的学习,第三单元通过打字的训练,帮助学生体验键盘的布局和使用方法。三个单元以及每节课之间都有很强的关联性。《形状绘制和颜色填充》是本单元的第二课,画图软件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入门,主要学习的是“直线”、“矩形”和“椭圆形”的绘制,并且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填充。不仅是对画图程序的拓展和延伸,也为后期制作一幅完整的作品奠定重要基础,起承上启下作用。本课的拓展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自我绘制图形然后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填充以及不同形状的组合所形成的全新的效果。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合理选择适当颜色并填充。通过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对比色,什么是互补色以及配色的方案,让学生在教师的支架下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自主选择合适的配色方案创作出。最终选择最为适合的配色方案。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在思想上,正处于从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的心理发展过程。他们对计算机兴趣极大,好奇心强,喜欢自己动手,喜欢合作交流。画图软件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操作上的难度理解并不困难,但是对于颜色的搭配和选择就比较模糊。因此本课将教学难点定位为合理搭配色彩。 针对教学中的概念性知识,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但他们的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故采用支架教学法,在探索环节给予适当提示和引导。对于技能性知识,采用教师示范和优秀学生展示相结合,让同学们同时接收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分享。并且在练习中进行巩固训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线”、“矩形”、“椭圆”、“选择”颜色填充工具的绘制和使用方法; 难点:合理搭配色彩; 四、【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设计教学楼窗户,掌握基础形状工具的知识,激发学生进行利用自己身边的数字化工具来实现自己创意的想法。 ·通过绘制美丽的校园教学楼,掌握形状绘图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应用信息技术记录生活的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能够自主定位绘图中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甄别分析信息———评估信息———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准备】 1.检查多媒体网络教室广播功能。 2.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包 六、【教学过程】 (一)课始导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min)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5min) 1.创设情境:同学们,校园的秋天是多么的美丽!有金灿灿的银杏叶,绿油油的竹子,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然要算是学校古色古香的教学楼了! 2.提问: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来记录校园美丽的教学楼呢? 3.引导:大家可以看到校园中的教学楼都是有规则的形状,所以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中的画图程序来记录我们美丽的校园! 4.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中的画图软件,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形状和填充来绘制我们美丽的校园吧。 学生听讲,思考记录校园美景的方式。 学生回答记录校园美景的方式。 通过选择具有较规则的教学楼作为教学载体,引出在绘制中的会用的形状和填充的功能,继而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形状和填充。同时,该教学载体的选择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对校园的感情,树立爱校的良好情感! (二)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分解绘制(10min) 分析问题:老师绘制了一幅我们学校教学楼的图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图形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呢?组成它的图形又是在画图软件的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