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20342

往来于区域之间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4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63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往来,于区域,区域,之间,教案,格式
  • cover
上课日期: 年 月 日 第 3 课时 课 题 三.往来于区域之间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 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通过观察身边实例,列举出不同区域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信息传播、文化融合等方面的联系;学会做简单的社会调查,在收集资料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理解区域间交流的必要性; 通过要求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培养其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理解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树立主人翁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积极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重难点 教学重点:区域间联系的内容和形式 教学难点:区域间联系的必要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课题:《往来在区域之间》 检查学生社会调查结果:要求同学们去附近超市调查一些商品的原产地,大家调查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教授】2.教学环节一:社区小调查 过渡:同学们展示的很多商品的原产地不是我们平湖本地产的,这些商品来自我国各地。甚至还有一些进口商品。 设问: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这些东西本地不能生产呢?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因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 小结: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有所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旨在让学生自主发现区域间存在的客观联系,理解区域差异产生交流的需要,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区域间存在着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3.教学环节二:区域的交流 过渡:由于各地的物产不同,我们可以买到海南的椰子,黑龙江的木耳,新疆的葡萄干等。 设问1:那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要调运外地商品?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因为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片段小结:因为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发生联系,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使学生明白区域间产生联系的必要性。 设问2:观察教材14、15页的图1-29、1-30、1-31,思考:区域间的联系仅限于物产方面吗?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不止在物产方面,还在信息、物资、人员等方面。(这个问题学生归纳起来有点困难,需要教师做引导。) 小结:区域间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在于人员、信息、物资、技术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设问和学生观察教材插图,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思考,旨在培养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从而自主发现区域间存在的多方面联系。 设问3:交流的区域可以包括哪些方面?请同学谈谈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听到的区域之间在信息、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讨论。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包括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 小结:区域间交流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外出工作、求学,外地人到本地经商等。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其培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联系时事来引导,可使其养成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 设问4:假如将超市里的外地商品剔除,将外来人员赶出本地区,我们平湖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我们讲买不到其他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