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23464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47184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cover
(课件网) 生 于 忧 患 死 于 安 乐 同学们,这就是著名的“青蛙效应”, 你从中得出了什么启示? 新课导入 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学习目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背诵课文,体会孟子的思想及社会意义。 作者及文学常识回顾 1.孟子:名____, 时期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____”。政治主张_____,被尊称为“____”。 2.“四书”是指: 3.《孟子》是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 及其 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 合著的。 轲 儒 孔孟 亚圣 仁政 儒 孟子 弟子 孟子及其弟子 战国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ɡ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 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兴起,指被任用 选拔、任用 狱官 集市 田地。 从。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他身处贫困之中。空乏,财资缺乏。 违背 扰乱 使他的心受到震撼, 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增加。曾,同“增”。 所以 下达,交付 责任 给 是人,这样的人,是,这样。 做事 指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苦/劳/饿/空乏/动/忍,使动用法(只“动”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其余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痛苦/劳累/饥饿/财资缺乏/受到震撼/坚忍起来。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常常犯错误。过,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征验、表现 显露、流露 了解、明白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