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926661

4.3化石燃料的利用-练习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156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化石,燃料,利用,练习,九年级,化学
  • cover
4.3化石燃料的利用-练习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 一、单选题 1.“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 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资源将日趋枯竭,太阳能、风能、氢能和核能等新能源的使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力发电,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B.风力发电时,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C.太阳能发电时,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D.煤和石油都是化石燃料 3.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步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4.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5.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乙醇 6.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地热能 D.煤 7.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8.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9.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10.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二、推断题 1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问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_____;乙_____ (2)写出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实验题 12.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所用的氧气从空气中获得的方法是_____。空气中的氧气按体积计算,大约是空气总体积的。氢气可用天然气制取,这种方法制取的氢气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了证明混合气体中H2、CO2、CO三种气体都存在,一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以下实验。 【阅读提示】 ①实验前,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 ②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已处理。 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证明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 (5)另一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把其中的E装置换成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仿照上述实验过程,通过定量的方法确定一氧化碳存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注: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被D装置完全吸收,不考虑其他水蒸气对实验结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