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30809

第十一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共42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8300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十,复习,42张,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考纲考情 备考策略 PART 01 考纲考情 备考策略 课标要求 备考策略 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正确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及特征。通过理解创新思维的条件,创新思维的过程,树立创新思维意识,自觉进行创新思维 2.通过对本考点的学习,理解联想思维的含义、特征及方法,能结合实际事例区分联想思维的两个特征、两种方法,培养科学认知精神;把握联想思维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 速记卡片 PART 02 思维导图 速记卡片 速记卡片:明确2个含义: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的含义。掌握2个特征:联想思维的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明确2个方法:迁移和想象是联想思维的方法。掌握3个特征:创新思维的特征: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明确3个创新性表现:思路新、方法新和结果新。 考点研析 典题研磨 PART 03 微考点一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思维脉图】 微考点一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产生条件 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重要特征 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 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创新性表现 思路新 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方法新 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结果新 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微考点一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比较:思维创新与创新思维 (1)我们所讲的“思维创新”,不是与形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并列的一种思维形态,而是思维的一种境界、状态或过程。思维创新的上位概念是“创新”。它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并列,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它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思维创新,就不可能有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 (2)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误区1.创新就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 误区 分析 【分析】创新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因此,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这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因此,创新的实质是“扬弃”,而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误区2.创新思维的目的就是获得新思想和新方法。 误区 分析 【分析】创新思维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推动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误区3.创新思维运用的不是常规的思维方法,运用的往往是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误区 分析 【分析】创新思维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