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30824

第七课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共3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42005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39张,统编,复习,一轮,政治
  • cover
(课件网)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新教材新高考 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 2.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3.弘扬民族精神 1.政治认同: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2.科学精神:理解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理解传统文化的形成、作用,明确传统文化的态度,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表现与弘扬措施。 3.公共参与: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建构·知识网络 核心知识点三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整合 必备知识〗 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核心知识点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经典咏流传》节目在诗歌内涵上进行了补充、拓展和完善,结合党和国家奋斗历程,挖掘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情感,引导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核心知识点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内涵 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进行改造 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完善 侧重点 内涵、形式两方面 内涵 实质 强调继承 强调发展 联系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要求 区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核心知识点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1.《经典咏流传》将古代经典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政”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协政理念。 3.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创造性转化 4.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又突出亲子双方平等、互相尊重的内涵。 5.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文物做成年轻人喜欢的畅销款盲盒 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发展 创造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练一练:区分下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呼唤、锤炼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战场。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我们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充分展现了中国人身上那份伟大的精神。 抗击疫情斗争中体现的“中国人身上那份伟大的精神”是什么 团结统一 爱国主义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核心知识点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