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30934

3.1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高考政治一轮必修4复习课件(统编版)(共48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1961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化,48张,统编,课件,复习,必修
  • cover
(课件网)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4·考点10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课标研读 3.1 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以“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2 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 3.3 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以“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为议题,探究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阶段。 知识梳理 一、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的内涵 广义 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知识梳理 (2)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①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 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知识梳理 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区别: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②联系: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化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知识梳理 2.文化的功能 引领风尚 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教育人民 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服务社会 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推动发展 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民族复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知识梳理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中华文化的形成 创造主体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形成过程 内部因素 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外部因素 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知识梳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中华传统美德 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 中华人文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重难点突破 【重点01】比较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别 角度 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来说的 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的 侧重 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联系 两者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的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