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38740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课件+视频-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4张PPT)

日期:2024-05-1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76360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七,学年,PPT,24张,上册,人教
    (课件网)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导入新课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燃烧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燃烧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燃烧。 01 燃烧的条件 PART ONE 请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燃烧的现象。你能否从燃烧的事例和现象中找出燃烧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并试着给燃烧下一个定义呢? 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特征:发光、发热、氧化反应。 燃烧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呢?请同学们根据你对燃烧的了解,做出一些对燃烧条件的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 探究实验 实验一: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 实验二:撤去铜片,用导管对准实验一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 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置于相同环境中,由于白磷和红磷燃烧所需要的温度不同,导致不同的现象。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尽管是同一种物质,由于处于不同环境中,即前者与氧气接触,后者没有与氧气接触,导致产生不同现象。 实验结论 (1)燃烧与物质的本性有关,物质必须有可燃性才能燃烧。 (2)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 (3)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是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课堂讨论 1.白磷能燃烧,水为什么不能燃烧? 2.平常我们燃烧的煤块总是制成蜂窝状,而不制成球状? 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燃烧的条件 知识拓展 (1)燃烧,有的不需要氧气参与也可燃烧。 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等。 (2)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 (3)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燃烧时一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 0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PART TWO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燃烧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有用火不当和失控而引起的灾难。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灭火时,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没必要同时破坏三个条件。 2.灭火时,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其着火点。 探究实验 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一会儿熄灭;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后蜡烛熄灭;另一支燃烧情况不变。 【实验结论】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与氧气(或空气)隔离,蜡烛熄灭;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蜡烛与氧气(或空气)隔离,蜡烛熄灭。 灭火方法: (1)用水扑灭火灾是最常用的灭火方法,水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蒸发时吸收热量而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清除可燃物或设防火隔离带,即断绝火源。如扑灭森林大火时把大火蔓延线路前的树木砍掉,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3)隔绝氧气 (或空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油锅起火盖上锅盖灭火等。 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灭火器种类 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