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4671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3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2141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道德,法治,六年级,上册,6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序、资格,懂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2.道德修养:了解人大代表的构成和职责,初步理解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 3.责任意识:认识到参政议政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3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公民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和责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建言献策。(重点) 2.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和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并积极思考解决的途径与方法。(难点) 3.尝试给人大代表写信,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初步具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课前准备 请学生复习回顾人大代表的选举流程和选举资格,并选择一种方式了解一名人大代表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履行职责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公民参政议政的内容 活动一 思维碰撞 ,激发矛盾 1.复习导入,引发思考 通过前两课时“人民选出的代表”和“责任在肩人 民在心”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探究人大代表在与会和闭会期间职责的过程中明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这样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结合前面的学习,你们能说说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是不是人大代表呢? 预设1:我们年龄不满十八岁,没有被选举资格,不能当代表。 预设2:虽然我们还没有资格当选代表,但是我们也可以发表意见和建议。 2.小结 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各有道理,同学们能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值得表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板书:6 人大代表为人民) 活动二 再次辨析,揭示并理解课题 1.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我有问题问总理”,更好地理解“我们是不是人大代表”这一问题。 视频内容:“中国新闻”栏目,联合央视网、腾讯网、新浪网等全球华语媒体,共同推出两会特别节目———我有问题问总理。 2.思考 观看视频后,你们认为小学生是不是人大代表呢? 预设:我们作为社会小公民,也可以如视频中所说的“提出问题问总理”,对国家、社会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积极建言参政议政。我认为,我们也是代表。 3.小结 其实,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因此,我们是场外“代表”。(板书:我们是场外“代表” 积极建言 参政议政) 活动三 分析视频,了解公民参政议政的内容 1.思考 出示“我有问题问总理”视频截图,思考:从百姓作为场外“代表”向总理提出的问题类别,你们有什么发现? 预设1:我发现作为公民,我们可以参与如反腐倡廉、经济发展等问题的讨论。 评价:我们可以参与国家重大事项的讨论。(板书:国家重大事项) 预设2:我发现我们还可以对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问题建言献策。 评价:你说得不错!我们还可以对社会发展和身边的问题建言献策。(板书:社会发展 身边问题) 2.小结 我们作为场外“代表”,可以对国家重大事项、社会发展和身边问题建言献策,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板书:权利责任) 二、了解公民参政议政的方式 活动四 联系生活, 了解建言献策的途径 1.具体了解建言献策的方法与途径 (1)阅读教材第60页民营企业家朱先生的事例。 提问:朱先生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关心国家大事的? 预设1:当朱先生得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消息后,就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给人大代表写信建言。 预设2:后来又继续通过电子邮件将自己的建议发给相关机构,他的建议也受到了人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