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个小挂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有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能简要讲述小挂钩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乐于表达、讲述在设计与制作小挂钩时的创意和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产品的创造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造物的过程,利用材料的形状、特性来自主创意 设计挂钩。 教学难点:懂得我们的产品是有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知道产品 要经历“设计——— 制造———产品”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PPT课件。 学生:粗铁丝、细铁丝、铜丝、铝丝、曲别针、吸盘、塑料瓶盖、 橡皮、彩色铝丝、空白设计图表、斜嘴钳等。 【教学过程】 一 、依据需求,确定任务 ( 一 )问题需求 1.创设情境:课前教师要求同学自带一件家里用来装饰房间的小饰品,利用课余时间要举行一次小饰品展览会。 2.提出问题:小饰品怎样放才能更好的观赏和展览 (二)确定任务 1.学生交流这些小饰品需要用小挂钩挂起来。 2.总结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小挂钩,教师板书课题,确定本节课的工程任务。 二、 结合经验,设计方案 (一)了解挂钩,寻找经验。 1.教师组织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见到的小挂钩并描述挂钩的样子。 2.教师出示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认识更多形状的小挂钩。 3.总结挂钩的共同特点。 (二)依据经验,设计挂钩。 1.组织学生在小挂钩设计方案图纸上画小挂钩和选择材料。 2.通过分析方案图纸让学生知道设计的概念。 3.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并分享各组设计。 4.教师评价设计并引入工程制作环节。 三、 建立模型,测试修正 ( 一 )建立模型 1.教师组织学生认识制作所需要的材料。 2.师生交流提出制作的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制作产品模型。 (二)测试修正 1.制作前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产品合格标准。 2.学生分组制作小挂钩模型并在组内进行产品测试、改进,完善产品。 四、 样机展评,汇报交流 1.学生分组进行产品展示。 2.师生交流制作过程中的测试和改进措施。 3.教师总结并且渗透工程产品成本造价优化意识。 4.师生总结课堂生产挂钩的环节,结合生活中的小挂钩生产的过程,明确工程的流程,知道挂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五、 应用创新,总结升华 1.提出问题: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师生总结所列举的事例都属于人工世界的产品。 3.播放“手工灯笼”和“汽车”的生产视频,总结人工世界的产 品都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4.拓展:继续观察身边还有什么需求,用学到的本领创造一个新 产品,方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板书设计】: 做个小挂钩 设 计 — > 制 作 一 → 测 试 — > 产 品 制造 工 程 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