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5220

名师预测2014中考历史专题讲解: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与制度创新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2095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名师,预测,2014,中考,历史
  • cover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与制度创新 【重点精华】 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政治特点 (一)原始社会末期政治制度 部落首领继承制度即禅让制。 (二)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1.形成———夏朝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2.发展———商朝 纣王施暴政,进行残暴统治。 3.强盛———西周 实行分封制,建立诸侯国、国力强盛。 (1)目的: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通过分封,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4.衰落———春秋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五霸)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 (一)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 1.萌芽———战国时期 (1)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 (2)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创立———秦朝 (1)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焚书坑儒等。 (2)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意义: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建立,巩固了统一。 3.巩固———西汉 (1)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削减诸侯国势力,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政治和思想上巩固了统一。 (2)影响: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促进了大一统汉王朝的形成。 (二)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融合时期的政治演变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魏国:曹丕建立魏国,统一黄河流域。蜀国:刘备建立蜀国,诸葛亮治蜀,加强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吴国:孙权建立吴国,至此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2.两晋时期的短期统一:西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西晋,结束分裂局面。东晋:司马睿建立东晋。前秦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抑制贵族豪强势力,后被东晋灭亡。 3.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采用汉族官制。加强了北方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政治制度 1.完善———隋唐 (1)隋朝: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注重吏治。 (2)唐朝: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②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③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统治时期出现“开元之治”。 2.加强———北宋 (1)特点:宋太祖解除了大将兵权,并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 (2)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新发展———元朝 (1)内容: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2)作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度的发展,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4.强化(或顶峰)———明清 (1)明朝:①措施:废除了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中书省,设立六部;设立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推行文字狱;实行削藩政策。②影响:使君权不断加强。 (4)清朝:①措施:设立军机处,推行文字狱,从思想领域控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造成社会恐怖。②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一)形成和演变 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