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53820

人教版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2课时2份打包下载)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27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质量,守恒,定律,教案,2课时
    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4.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观察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生日宴会中我们发现生日蜡烛会越烧越短。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变少了?通过准确测量,发现金属生锈后质量变大了。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增加了? 新课学习: 一、质量守恒定律 (一)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何变化 PPT展示材料,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完成下面思考。 【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何变化 【设计方案】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呈现实验视频,完成下面思考。 1.实验步骤 ①白磷放入有细砂的锥形瓶,塞瓶塞使玻璃管下端正与白磷接触,称量,使天平平衡。 ②取下锥形瓶,将玻璃管灼烧,至红热,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将白磷引燃。 ③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现象与结论 实验名称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平衡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3.讨论与思考 (1)为什么在锥形瓶内铺一层细沙?(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气球的变化情况?(先胀大,后变瘪。) (3)气球的作用?(平衡压强,防止橡皮塞被冲开;防止瓶内物质外逸。) 【方案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呈现实验视频,完成下面思考。 1.实验步骤 天平调节平衡;取一烧杯放左盘,在100 mL烧杯中加入30 mL硫酸铜溶液,将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反应前称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称得总质量m1;把铁钉加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得反应后的总质量为m2,比较m1和m2的大小。 2.现象与结论? 实验名称 铁和硫酸铜溶液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平衡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归纳概念 根据上述2个实验的分析,完成下面思考。 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 (1)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 (2)是指质量守恒, 而不是体积、分子个数守恒 。 (3)“总质量”,不能忽略气体、沉淀。 (4)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过渡:到底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三)实验一:碳酸钠和稀盐酸 呈现实验视频,完成下面思考。 1.实验步骤 ①有盐酸的试管放入盛碳酸钠粉的烧杯中,放天平上,平衡。 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③一段时间后,把烧杯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 2.现象与结论 实验名称 碳酸钠和稀盐酸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粉末逐渐减少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不平衡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3.实验反思 分析:没有称到生成气体的质量,所以天平不平衡。 (四)实验二:镁在空气中燃烧 呈现实验视频,完成下面思考。 1.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②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反应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