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53873

人教版九上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日期:2024-06-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955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二氧化碳,取的,研究,教案
  • cover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习目标】 1.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3.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实验装置及收集方法。 难点: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观察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除氧气外,二氧化碳也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那么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在实验室里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 新课学习: 一、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呈现视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思考。 1.分析视频中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何不适合制取二氧化碳? (1)蜡烛燃烧、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CO2,所得气体不纯。 (2)木炭还原氧化铜和石灰石高温分解,取材不便,反应条件不易控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确定 实 验 药 品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少量气泡;反应慢 反应慢不易收集 2 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许多气泡;速度适中 容易收集,适合 3 碳酸钠和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快 反应太快不易收集 3.解析不适合药品的原因 (1)不用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所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 (2)不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过快,不容易控制反应过程,不利于收集气体。 (3)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强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得到的二氧化碳不纯。 4.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原理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呈现视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思考。 1.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选择依据:药品状态、反应条件 (2)①固液不加热如图A;②固固加热如图B; 2.收集气体的装置 (1)排水法 条件: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纯净;缺点:收集的气体不干燥。 (2)向上排空气法 条件: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干燥;缺点: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3)向下排空气法 条件: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干燥;缺点: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呈现视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思考。 1.实验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实验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装置 固液不加热,向上排空法。 4.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④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⑤收集二氧化碳;⑥检验;⑦验满。 5.收集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6.检验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浑浊,则是二氧化碳。原理:Ca(OH)2+CO2 =CaCO3↓+H2O。 7.验满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8.注意事项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②锥形瓶中的导管只能刚刚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③集气瓶中的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目的:便于排净空气)。 课堂练习: 1.实验室只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 ) 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CO2能溶于水 C.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D.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并且能溶于水。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