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61

三块钱国币[上学期]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34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块钱,国币,学期
  • cover
12 三块钱国币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 2.分析剧中人物形象及语言、情节安排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体味形象、生动、富于个性的人物语言,欣赏戏剧蕴含的轻松机智的诙谐和幽默。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剧中大学生杨长雄的正义感和同情心;认识旧时代阔太太身上的霸道和自私。 ●教学建议 本剧剧情简单,可设置场景,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了解大学生与吴太太之间的三次交锋,从而弄清矛盾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台词和舞台说明了解两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剧本围绕花瓶事件,主要写大学生与吴太太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以大学生打碎另一只花瓶作结。要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安排的巧妙之处。 ●学法指导 1.从熟悉情节入手,把握结构特点。全剧情节发展可分三个部分。开端:吴太太骂街,成众找杨长雄下棋。发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的争论。高潮:杨长雄打碎另一只花瓶,赔偿吴太太三块钱国币。了解情节后,引出对结构安排的思考,如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情节发展的一波三折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2.体味形象、生动、富于个性的人物语言。女主人唠叨、尖酸刻薄,显示她自私、吝啬、胡搅蛮缠的个性。杨长雄敢想敢说、能言善辩,则表现了他仗义执言、好打抱不平的性格。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全剧围绕花瓶事件,将大学生杨长雄与女主人吴太太的冲突作为矛盾的焦点,着力描写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剧本表现了大学生杨长雄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揭露了阔太太的自私和狡辩,这是学习的重点,如果不设计大学生杨长雄与女主人吴太太的三次交锋,情节就会单调,而且不足以表现大学生杨长雄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也无法显示阔太太的尖酸刻薄和对穷苦人的欺凌压迫,这是学习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1.了解剧情,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 2.体会情节安排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分角色朗读,体会语言对展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课前预习,了解剧情及剧本结构。 2.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身份及性格。 3.分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4.和《茶馆》的语言作比较。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中国,能跨文理两域的通才实在难得。五四时期的著名学者丁西林,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在戏剧创作上也有独到建树,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喜剧作家,主要作品有《一只马蜂》《压迫》等,多为独幕剧。抗战期间创作的多幕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以及独幕剧《三块钱国币》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他的剧作,构思巧妙,能在较为轻松平淡的戏剧冲突中反映社会现实,含蓄幽默,妙趣横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独幕剧 独幕剧是19世纪后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戏剧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全剧在一幕内完成。由于独幕剧的演出要受到较为严格的时间、剧场等条件的限制,所以它的剧情不能太繁杂,要求情节结构更加精练集中,矛盾冲突的展开也要较为迅速,人物也不宜太多。 三、感知课文 学生阅读,感知。 本剧为独幕讽刺喜剧,剧情简单。女仆李嫂不慎打碎了主人吴太太的一只花瓶,吴太太强迫她按原价赔偿三块钱国币。住在同院的大学生杨长雄极为愤慨,与吴太太发生口角。杨气急之下摔碎另一只花瓶,无可奈何地送上三块钱国币,完成全剧。 四、分析情节结构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棋。(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杨与吴进行正面交锋。 高潮:第三次交锋,杨忍无可忍,打碎吴的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