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形成) 课 题 野蜂飞舞 课时安排 1 主备人 审批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速度、力度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作用。 2、能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借助肢体动作、语言、线条、图形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通过聆听使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优秀音乐作品。 4、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野蜂形象。 难点:能够感受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三、教学过程: (一)听辨音乐形象,导入新课 1、听辨音乐形象 师:同学们,图中有三种动物,请同学们听一听音乐表现的是哪种动物? 2、再听合奏曲,思考乐曲中野蜂飞行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了解作曲家、乐曲背景和故事梗概 1、介绍作曲家 师:这部歌剧,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创作的。《野蜂飞舞》这首乐曲是第二幕第一场中的插曲。 2、了解乐曲背景 《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乐曲选自四幕歌剧《萨旦王的故事》,是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该剧完成于1900年,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的小说改编而成。 2、了解故事梗概 这个故事来自一部歌剧《萨旦王的故事》:萨旦王外出打仗,没见到儿子出生。两个坏人诬告皇后生下的是一只怪物。萨旦王听信谗言,将皇后和王子装在木桶里投入大海。多年以后,王子长成一个勇敢的青年。在一位公主的帮助下,王子变成野蜂去寻找父王。此时,萨旦王也派人寻找皇后和王子,但坏人却千方百计地阻止。于是,变成野蜂的王子痛蜇坏人。最后,全剧在团圆与欢乐的氛围中结束。 个性添加 (三)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1、聆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做动作,表现听到的野蜂形象。 请随音乐做动作,表现听到的野蜂形象。 2、观看钢琴谱,乐曲的节奏是舒展的还是紧凑、密集的? 紧凑的、连续不断的节奏型,让我们感觉到野蜂振动翅膀的音乐形象。 3、野蜂是怎样飞的?是什么样的路线? 野蜂忽高忽低地飞。它们的飞行路线不是直的,而是曲线形的。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请你用手随着音乐来表现野蜂忽上忽下急速飞行的样子吧。 欣赏钢琴演奏版《野蜂飞舞》 同学们可以把双手放在桌面上模仿弹琴的样子,我们一起来演奏一下。 (四)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1、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思考有什么不同? 2、感受乐曲,请同学们用“beng”模唱旋律。 (五)欣赏结尾部分音乐 聆听乐曲的结尾,野蜂越飞越近还是越飞越远?为什么?(野蜂越飞越远。) (六)完整欣赏各种版本的《野蜂飞舞》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音乐学习,你一定感受到了野蜂飞舞的音乐形象。你有没有被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所吸引呢?你更喜欢哪种表演形式?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音乐素材,也可以把它们分享给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们。今天的音乐学习就到这里。 四、板书设计 野蜂飞舞 教 学 反 思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课件网) 请同学们听听这段音乐表现的是哪种动物? 野蜂飞舞 聆听乐曲, 思考野蜂飞行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野蜂飞行的速度是快的。 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创作的。 《野蜂飞舞》这首乐曲是第二幕第一场中的插曲。 乐曲背景 《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乐曲选自四幕歌剧《萨旦王的故事》,是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 该剧完成于1900年,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的小说改编而成。 萨旦王的故事 从前在民间有三个姐妹,大姐二姐都好吃懒作,爱慕虚荣,还幻想有一天能当上皇后。她们什么重活都不干,全部推给三妹米利特利莎来做。 萨旦王的故事 萨旦王娶了米利特利莎后,让她的两个姐姐一个在皇宫做织布工,一个当厨娘。两个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