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986181

第12课 废物新用 活动二(教案)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31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2课,废物,新用,活动,教案,美版
  • cover
第12课《废物新用》活动二 教案 教学目标: 1.主动寻求和开发利用废弃物品。 2.运用丰富多样的媒材技术进行美术创作,表达对生活、社会的关注。 3.增强环保意识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主动寻求和开发利用废弃物品。 教学难点: 运用丰富多样的媒材技术进行美术创作,表达对生活、社会的关注。 教学流程: 一、欣赏感受,形成认识 教师出示课前利用卫生纸圆筒制作的艺术品。 1.学生欣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利用这一废弃物来进行艺术创作的 小结:巧妙运用了废弃物的纸质材质、狭小的圆筒形空间以及灰色的色彩这些材料的属性特征进行加工创作,从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呈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既有趣味性又有艺术性。 2.欣赏法国艺术家埃利亚斯的多幅作品。 3.艺术家把生活周围的有形材料,如废弃的机械零件、布料、塑料瓶等,进行加工处理后,将非艺术物质与材料变成艺术品,凭借这样的艺术表现,表达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与观念,这种形式的艺术被称为废品艺术。 4.提出本课的学习内容:自己动手利用废弃物等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5.欣赏运用综合材料制作的艺术品。 二、自主探究,获得方法 1.学习单种废弃物材料制作艺术品的方法。 材料是艺术造型的语言,废弃物怎样能巧妙地成为艺术作品的“新语言”呢 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卫生纸圆筒为例,组织学生探究: ①认识废弃物原有的材料属性,如材质、形状、色彩等。 ②转换不同的角度观察,根据其材质联想其新的使用方式。 废品艺术的创作重视媒介材料潜在的艺术表现力,重视其对艺术表现的可能与原有的生活意象之间的观念。 教师将一个卫生纸圆筒转换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观察并联想有关的物品或事件。 2.学习综合材料制作艺术品的方法。 ①材料的选择、收集。 观察、体验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等,思考废弃物作为材料的新用途。 ②确定制作主题、内容。 引导学生结合校园的环境以及结合他们对生活、社会的关注,选择某一特定的社会、资源、环境等问题来确定主题。 ③根据收集的废弃物等综合材料及制作的主题进行构思、设计草图,运用剪挖、黏结等方法对选择、收集的材料加工、处理。 运用一定的构成方式将综合材料制作成立体造型作品。制作过程中可根据制作中的灵感随机调整作品的造型。 ④作品的展示、交流。 作品完成后在教室或校园公共场所展示,师生集体交流、评价。 三、小组合作,实践创作 1.作业要求:分小组合作,策划并制作一件综合材料作品,并用文字描述作品要表达的主题。 2.学生分组制作。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作品完成后在教室或学校公共场所放置,师生集体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