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98906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精品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04552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6课,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精品,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清朝末年,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纷纷呼吁废科举、兴学校。那么,实施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被废除的?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什么学校?我国新式教育是如何开始的呢?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知道近代以来新式教育发展的基本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1、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间出现的? 2、科举考试什么时候废除的? 3、文学艺术方面有哪些成就? 1.新式教育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想一想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战争之后 百日维新期间 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 北洋西学堂(天津)、南洋公学(上海) 京师大学堂 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当时,还有哪些新式学堂?中国近代新式教育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京师大学堂旧址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北大名人 毛泽东:1918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 陈独秀: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 适: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李大钊: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矛 盾: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班,由于贫困没再继续读。 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新式学堂的创办有何作用? 新式学堂的创办,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1901年 清政府决定废除八股文 1903年 清政府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1905年 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制 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明朝发展:八股取士 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思考: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到明清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废除科举制有什么作用? 探究问题: 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举制的废除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2.新式报刊 背景 1872年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 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报刊的特点及其作用。 合作探究 材料一:“求其纪述当今时事,上而学士大夫,下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纸之善矣。……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自新闻纸出,而凡可传之事无不遍播于天下矣;自新闻纸出,而讹之览者亦皆不出户庭而知天下矣。岂不善哉!” ———《本馆告白》,《申报》1872年4月30日 材料二:“当续刊之第一日,尝以四事昭告国人。曰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曰不卖:不以言论做交易。曰不私: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曰不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