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0028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优质复习课件: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097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4届,社会,必修,人教,变迁,活的
  • cover
课件60张PPT。考试大纲: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情分析: (1)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集中于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中的服饰、婚丧嫁娶、社会交往的变化、交通与通讯工具变迁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角度进行考查。 (2)题型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所考查,大都通过设置微观历史情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材料分析能力。高考预测: 以征婚启事、婚姻习俗记载、民谣、打油诗、新闻报道等为背景,考查对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的理解认识;以社会史观、现代史观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表现、影响及特点等。注意掌握交通工具、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发展历程及影响,特别突出对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变化影响的理解。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 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 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一、近代中国(1840—1949)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背景、原因。原因: (1)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殖民侵略同时,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中国(“西风东渐”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近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2)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影响(即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 (3)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服饰变化趋势: 服饰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但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仍然是长袍马褂。 服饰变化特征: 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例1.(2013·四川文综·7)图2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 据此可知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解析】本题是图片类试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动能力。从图片文字看出:该广告是民国时期胡蝶代言的力士香皂广告,“力士香皂芬芳馥郁,历久不退,且着肤如润,无干燥损肤之弊,敢进一言以为介绍”等文字体现了借助明星对力士产品功效的宣传。A项错在“都借助”;C项只反映了一方面信息;D项错在“广泛认同”。 【答案】C ①政治上:中国主权虽然遭到破坏,但对中国农村的直接影响并不大; ②经济上: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但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没有立即对内陆的广大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③文化上:中国原有的封建文化根基深厚,农民愚味落后的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 ④交通上:农村比较闭塞,人口流动性差,新信息新事物传入比较慢。 二、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大城市之中,那么广大的农村有没有大的改变呢? ①受西方影响明显。 ②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③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但在偏远农村则变化不大 ④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变化的特点。 例.(2013·广东茂名二模·16) “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机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