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装配图绘制 课次2-1 课序:01 课 题:装配图绘制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掌握装配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2) 掌握装配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3) 掌握装配图绘制的要点。 (4) 掌握装配图尺寸标注要点。 重点与难点: 零件的公差与配合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零件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三个方面的内容,本节对其确定过程做一些简单介绍。 应当指出,在图样中对零件技术要求的确定与表达是一项严肃认真的事,它涉及的范围较广,本节介绍的内容只是一些初步的入门知识。 教学设计: 任何机械(机器与机构)都是根据它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由许多零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装配而成的。这些零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连接方式、配合性质和拆卸顺序等关系,这些关系通称装配关系。 表达机械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及各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图样称为装配图。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虚拟现实、视频等媒体技术。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 教学资料 企业案例 教学多媒体 1.理解装配图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2.掌握装配图绘制的要点,掌握装配图尺寸标注要点 1.《机械测绘技术基础》课程教材(word文档) 2.《机械基础》教学课件(.ppt文件) 1.零件的测绘.wrl 1.装配图的内容.ppt 课前准备: 收集进行机械测绘的视频,包括绘制装配图、零件草图的动画及视频。将课程教材和收集的资料用PowerPoint制作成演示文档。 教学过程和组织: 1. 装配图的内容【重点】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 一组视图。包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以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机械(机器与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连接方式、装配关系,各组成零件的动静情况及主要零件的基本形状轮廓等。 (2) 必要的尺寸。根据机械(机器与机构)的组装、检验、运输、安装和使用的需要,只标出机械的规格尺寸、零件间配合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等少量必要的尺寸。 (3) 技术要求。用文字和符号说明机械在组装、调试、检验、安装、使用等方面采用的方法及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相关要求。 (4) 零件的序号、明细栏、标题栏。在装配图中,应对每种不同的零件(或组件)按顺序编号,并在明细栏中依次填写序号、名称、数量、材料和备注等内容,在标题栏中填写机械的名称、比例、图号及有关设计,制图等人员签名。 1.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重点】 装配图侧重于表达机械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零件的装配关系等,所以在绘制装配图时,除了绘制零件图采用的各种表达方法完全适用外,国家标准对装配图另外提出了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1). 规定画法 我们以图21为例来说明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 接触面和非接触面画法。 两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线,如图21 中的①。当两个相邻零件的基本尺寸不同时,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出两条线,如图21中的③。 2) 剖面线画法。 在剖视图中,两相邻金属零件剖面线倾斜方向应相反。或者虽然方向一致但间隔必须不相等,如图21中的④。 同一个零件在其各剖视图中,剖面线的间隔与方向必须一致。 当零件厚度在2 mm以下时,剖面符号允许以涂黑代替,如图21中的⑦。 3) 紧固件及实心杆件画法。 对紧固件及实心的轴、杆、手柄、连杆、拉杆、球、键、销等,当剖切平面按纵向剖切通过其轴线或对称中心平面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如图21中的⑤。如果有特别需要表达的结构,如键槽、凹槽等,可用局部视图表示,如图21中的②。 (2). 特殊表达方法 1) 假想画法。 假想画法用双点画线表示,这种画法主要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在装配图中需要表示运动件的极限位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