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042057

苏少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一课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44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少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一课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水墨游戏 教师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水墨画教学模块”入门的第一课。“水墨画”是国人最熟悉的“中国画”的绘画表达方式之一。本课教学通过互动游戏,探究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的兴趣。对于初次接触水墨的儿童来说,首先对绘画材料充满好奇;其次,水墨有其随机而有趣的变化。学生偿试在游戏中,灵活的用笔用纸用墨。同时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欣赏水墨画名家的作品。体会水墨韵味。学生情况:本课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水墨理解停留于表面、外在的状态,教师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学习,适合学情,抓住好奇心,注意力,引导学生看一看、玩一玩、画一画大胆自由表现所见所感,体会水墨造型的乐趣。教学方式、手段:直观演示法、讲解法、游戏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教师准备:课件、宣纸、 毛笔、墨汁、毛毡、国画颜料、调色盘、水桶等。学生准备: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尝试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不同的笔墨效果。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认识-欣赏-探究-表现等过程灵活掌握毛笔,体会笔墨的韵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体验、探索、感受水墨独特语言,体会水墨画独特之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水墨画材料,了解水墨画特性,灵活用笔大胆自如变现水墨效果。教学难点:掌握和控制水和墨的量,学会笔墨的控制方法,掌握笔墨的干湿、浓淡、粗细的变化。 教学设计 一、动画导入,营造氛围 播放《小蝌蚪粘妈妈》水墨动画。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水墨游戏二、深入探究、玩中学习 1.游戏介绍笔墨跑 ①“小墨”跑步学生:“预备。跑!” 教师用笔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请学生观察墨线的变化。请同学们说一说:“墨线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并举手回答。师小结:墨线 干枯、浓淡。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激趣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水墨感觉好奇,为下面深入学习做准备。 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作品。 ②听音乐画墨线 学生:“预备!跳!预备!跳”教师听口令画。 ③小墨跳芭蕾舞 ④小墨嘻唰唰用笔变化中峰侧峰。巩固用笔。【设计意图】游戏方式把学生快速的感受用笔用墨表现,玩中轻松的学。尝试用水 灵活把 1.学生作业2分钟蘸一笔墨。快速画水草,画到墨干为止。然后学生用毛笔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画出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浓淡的把握在于控制水量,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水墨的奇妙变化。2欣赏,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的变化。 3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份多少的关系。四、教师示范学生添画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小蝌蚪游啊游,见到谁了呢?教师笔尖蘸墨汁侧锋摆三笔,学生猜:金鱼!请学生来添画。水草,蝌蚪等。注意浓淡和构图。第一个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直观的学习到了水墨的表现方法的不同可和构图展示其他课前范画《螃蟹蝌蚪》五、走进大师,欣赏分析吴冠中《春》、《水乡》齐白石《十里蛙声出山泉》、《青蛙》【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直观的看到大师如何用浓淡干枯来来作画的。水墨的表现方法的不同,意境美。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