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55959

纲要下第7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复习课件(共59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807961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秩序,PPT,59张,课件,复习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P83思考点:为什么说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P83思考点:为什么说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从战争的起因看: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矛盾激化而发动的。 从战争的进程看:一战中各帝国主义国家为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和瓜分殖民地的要求,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争夺,显示了一战的非正义性。 从战争的结果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和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的协约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主要矛盾 表现 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德俄矛盾 不断,关系恶化 奥匈与俄矛盾 争夺 ,使这里成为欧洲“火药桶” 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 贸易摩擦 巴尔干半岛 20V初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萨拉热窝 1.“在1914年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按因果逻辑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和对峙 ②欧洲列强矛盾和冲突加剧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垄断组织 ④萨拉热窝事件 ⑤世界被瓜分完毕 A②③⑤①④ B⑤③②①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⑤②①④ D 史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如同一切战争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认识:作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于人性的普遍弱点。 不同意,这一观点显然是不准确的。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因于人性的弱点。 根据史料,概括作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认识,你是否同意,说出理由。 第一阶段(1914年) ①德军进攻法国,9月, 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 ”破产。 ②对德国宣战的 占领了德国在中国 的租借地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①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 ”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②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 战役和 战役; 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①1917年, 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②1918年, 退出了战争。大战以 的失败而结束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西线:英法PK德(决定性战场) 南线:奥匈PK赛俄 北线:德奥PK俄 马恩河 速决战 日本 山东半岛 二十一条 意大利 凡尔登 索姆河 日德兰 美国和中国 俄国 同盟国 2.一战中德国制定了施里芬计划,其中心内容是集中大部分兵力在4到6周内击败法国,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掉过头来对付俄国,争取两三个月结束战争。下列标志施里芬计划破产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C 3.生铁、钢、煤是战争中的重要军事储备, 如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 的生产量情况表,导致生产量变化的原因 是( ) A.中国对德宣战 B.俄国率先退出一战 C.美国放弃中立 D.德国元气大伤 C 材料: 1918年,随着美国士兵和华人劳工远赴欧洲,流感病毒也在美洲、欧洲、亚洲迅速扩散。各参战国政府和官员为了安抚民心士气,都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不允许把流感渲染成“瘟疫”。英法美所有城市的卫生部门都表示,这不是大问题。实际上仅仅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