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6601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太子湾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558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学期,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 ① 酿 ② guǎng ③ 覆 ④ 贮 2. A 【详解】A.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出来。这里指的是小妹妹夸张的言行,让在场的人忍不住笑了,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B.不求甚解:原义是读书只求理解精,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不含贬义;后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含贬义。这里与句中“反复仔细地阅读”相矛盾,不符合句意,使用不正确,可改成“精益求精”; C.不耻下问:原意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这里用来形容学生想老师提问题,不符合句意,使用不正确; D.咄咄逼人:意思是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这里用来形容“语文老师讲课时的气势”,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正确。 3. B (将“制造”改为“塑造”) D D 6. A: 潮平两岸阔 回乐烽前沙似雪 枯藤老树昏鸦 随君直到夜郎西 B: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1)示例:益友像一阵清风,能吹散我们心头的浓雾。 益友像一束火把,能融化我们内心的坚冰; 益友像一面旗帜,能指明我们人生的方向。 (2)叔叔(阿姨)您好: 祖母即将迎来八十大寿,敬请您届时能够光临寒舍,共同陪伴祖母度过美好的一天,鄙人将不胜感激。期待您的到来! D 9.C(2分) 【解析】A.离开/离开;B.趁/于是;C.进入/进入;D.代词,他/他。 10.C(2分) 【解析】“暮归”与“忘其牛”的主语都是王冕,两个分句之间应断开。“父怒挞之”是一个主谓宾完整的句子,在“父”的前面断开。本句句意为:王冕傍晚才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鞭打了王冕一顿。故断句为: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1)(你父亲)和我约定好同行,(却)丢下我离开了。(2分,重点字词:期,约定;委,丢下,每个0.5分。句意通顺1分。) (2)(王冕)拿着书借着长明灯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2分,重点字词:执策,拿着书;达旦,直到天亮,每个0.5分。句意通顺1分。) 甲文中元方明礼方正,面对友人对父亲的无礼斥责,能够据理力争,维护父亲的尊严(1.5分,关键词1分+联系原文0.5分);乙文中的王冕勤奋好学,从“窃入学舍”到“夜潜出”,都是为了学习。(1.5分,关键词1分+联系原文0.5分) 【解析】答题时依据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概括。甲文中通过元方的言行“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可知其能言善辩,面对友人对父亲的无礼斥责,能够据理力争,维护父亲的尊严;乙文中的王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表现他勤奋好学。 【参考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众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才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鞭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痴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著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王冕虽然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就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D(2分) 【解析】D.选项表述在材料一最后一段,由“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可知,“交叉学习法是在思维转换中对知识进行明确区分”,选项“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的表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