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6666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日期:2024-06-0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3051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陕西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
  • cover
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数: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它是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之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 2. 古代烽火台通信,只有万分危急的时候才点燃烽火以报警。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后人在诗中讽刺到:“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可怜列国奔驰苦”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家天下 3.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4.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5.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6.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 A.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 B. 激化阶级矛盾导致秦朝灭亡 C. 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行郡县制 D. 标志着我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7.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9. 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  ) A.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和村 C.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  D.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 10.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1. 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 A.皇权代替相权 B.皇权日益强化 C.皇权与相权矛盾消除 D.皇权与相权妥协 12. 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B. 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 C. 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清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D. 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是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的结果 13.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出列强侵华的主要趋势是( ) A. 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 从开埠通商到割占领土 C. 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 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14. 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 中法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5. 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在十九世纪入侵中国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打击清政府蔑视西方的气焰 B. 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C. 走私鸦片 D. 夺取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16. 列强始终未能把中国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军民的抵抗斗争 B. 列强之间的矛盾 C. 世界友好国家的支持 D. 中国政府的独立政策 17. 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产生的积极作用有( ) ①有利于正面战场的作战 ②有利于敌后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 ③消除了国共积存多年的矛盾 ④有利于中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