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二课时:酶的特性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来源 化学本质 合成原料(单体) 合成场所 生理作用 作用机理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主要是在核糖体上,也可在细胞核内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活细胞 生物催化作用 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催化功能与无机催化剂有什么不同呢? 一、酶的特性 H2O2 FeCl3(3.5%) H2O2 肝脏研磨液(20%) 震荡试管 震荡试管 气泡快且多 气泡慢且少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 倍 1、高效性 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 无机催化剂: Fe3+ 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2滴 3.5%的氯化铁溶液 2滴 酶的相对数量:1 Fe3+的相对数量:25万 ⒉专一性: 例:能够促使淀粉水解的酶是___ 能够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___ A、蛋白酶 B、脂肪酶 C、淀粉酶 D、麦芽糖酶 思考: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为什么塞进牙缝里的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细胞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种类很多,故酶具有多样性. 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蔗糖酶 1蔗糖 1葡萄糖+1果糖 二肽酶 二肽 氨基酸1+氨基酸2 一类: 一种: C A A A B B C D A 1、图中哪个英文字母代表酶?判定依据是什么? 2、如果B代表蔗糖,C和D各代表什么? 表示酶专一性的图解 反应前后酶的结构和性质不变 酶起催化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 思考:已知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可被水解,可以设计“不同pH值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吗?为什么? 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酶起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pH值呢? pH值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实验操作及内容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H2O2酶 1ml 1ml 1ml 注入等量 不同pH值的溶液 蒸馏水 1ml NaOH 1ml HCL 1ml 注入等量H2O2 2ml 2ml 2ml 温度条件及 保持时间 37℃ (5min) 37℃ (5min) 37℃ (5min) 结果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产生少量气泡 产生少量气泡 pH能影响酶的活性,过低过高将抑制或失去活性 结论: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促反应速率最快时的环境pH称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pH,PH偏低偏高,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如何描述pH与酶的活性之间的关系? AB段: 在最适pH之前,酶的活性随pH升高而升高 B 点: 当达到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大 BC段: 在最适pH之后,酶的活性随pH升高而降低,直至失活 υ/mmol. s-1 最适pH o pH 图5-4 酶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 A B C 酶的名称 最适pH 胃蛋白酶 0.9-- 1.5 唾液淀粉酶 6.2 - 7.4 胰蛋白酶 8.0 - 9.0 酶起催化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 请按如下步骤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分组 二、对照处理 三、结果观察 提示:检测结果,一般可观察反应产物的产生或反应物的剩余。 淀粉遇碘变蓝,淀粉水解后产生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1号试管 实验步骤 一、 实验 分组 二、 对照 处理 三、结果观察 实验现象 结论 2号试管 3号试管 加入淀粉酶1ml,振荡 反应一段时间 试管各加入2mL淀粉溶液 保持0℃冰水中约5min 加热至100℃,约5min 加热至37℃, 约5min 各加入两滴碘液 振荡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这样设计可以吗?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步骤 内容 试管1,2 试管3,4 试管5,6 1 可溶性淀粉 1号 2ml 3号 2ml 5号 2ml 2 等量淀粉酶 2号 1ml 4号 1ml 6号 1ml 3 控制不同的温度 1,2试管 37℃(5min) 3,4试管 冰水(5min) 5,6试管 沸水(5min) 4 混合淀粉与淀粉酶一段时间 混合1与2 混合3与4 混合5和6 5 加入等量碘液 1滴 1滴 1滴 6 观察实验 现象 溶液不变色 溶液变蓝色 溶液变蓝色 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过低过高将抑制或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