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67828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491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抗战,统编,23课,教学设计,全面,局部
  • cover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上接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下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讲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取得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本单元中将抗日战争分解为23、24两课,本课主要叙述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局部抗战”“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侵华罪行”,包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经过及侵华暴行,以及中国人民从自发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开始的过程。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包括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等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其缺乏科学的历史思维与学习历史的方法,故在授课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素养的培养。 目标分析 课程 标准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教学 目标 掌握日本侵华的原因、经过,了解日军侵华罪行; 掌握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基本史实,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含义及其形成过程,体会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素养目标 利用时间轴对日本侵华史实、中国人民抗战史实进行梳理,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 利用丰富的文字、图片史料,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 通过在抗战中涌现出的如十九路军、一二九学生运动、爱国民众的抗争,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树立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通过对侵华罪行的梳理,树立珍视和平、反对战争的反战思想;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过程中,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体会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重难点 重点 日本侵华罪行 难点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过程中,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抗争史实和精神,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下发本课导学案,布置预习任务 学生认真预习课本,完成导学案内容。并积极展示自学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以单元线索“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第二篇章“敢教日月换新天”引入本单元。 以歌曲《松花江上》导入本课,引入日本侵华的开始,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抗日战争的叙述“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侵华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整合教材,将第七至第十单元内容提炼一个主题,体现整体史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以歌曲导入,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 侵华之因 思考1: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分析日本侵华原因: 材料一:“1927年,东方会议: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并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1927.7 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积蓄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二)侵华过程 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