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72555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训练计划(全国通用)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2次 大小:454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训练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训练计划 指导思想:研究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规律,抓住不变,科学备考;持之以恒,功夫下在平常。 一、研究2022年高考命题规律 规律一 全部考创新。 全国甲卷情景独创是创新,可以是艺术创新,也可以是科技创新;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强调科技创新,强调体育创新,创新才能实现持久跨越;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妙手需要创新;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选择创新,创造未来。所以2023高考备考创新,仍然适用。 规律二 文化情景创设,青年主角创设。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材料背景,创设情景。青年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青年如何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备考青年视角,关联文化情景,是最近几年高考热点,也是2023年高考备考热点。所以2023年高考备考青年视野,仍然有较高价值。 规律三 责任担当,青年融入民族复兴,小我融入大我是高考命题重点。 全国甲卷青年思考如何融入时代,直接使用,借鉴化用,情景创造,联系时代热点,思考问题,实现价值;全国乙卷,青年在时代跨越中跨越,在时代再跨越中担当;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青年强调本手,实现妙手,在时代中创造价值;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青年选择担当,奋斗创新,实现民族复兴。时代与青年关系是热点,青年实现价值是重点。所以2023年高考备考“青年与时代”,仍然有很强烈的针对性。 二、重视常规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以小作文和大作文两种形式为主,写作内容以新材料任务驱动类作文为主,涵盖各种题型;主要训练议论文,训练学生审题、立意、拟题、拟分论点和精选素材有力论证的写作能力。大作文一周一次统一命题,统一批改。以学生的写作实践为主,适当加以必要的写作指导,其中多以审题立意、构思为主。结合高考实际,顺应写作变化,适当借鉴和吸收新的技巧和做法,让学生尽情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文训练题型及内容 作 文 题 型 训 练 2022年高考全国卷4套作文真题试写,体验高考作文 寓言故事材料 新闻事件 名言警句 哲理诗歌 漫画图文 思辨话题 命题作文 文 体 训 练 演讲稿 发言稿 书信 倡议书 慰问信 辩论稿 驳论文 观后感 读后感 得 分 点 训 练 审题立意 作文开篇、结尾 主体段落 作文结构 素材运用 论证方法 任务驱动型 作文类型 表态说理型 权衡选择型 权衡判断型 思辨说理型 说明:作文训练穿插到每个专题复习过程中,所选训练材料根据2022-2023年国内外重点社会热点事件强化训练,并适当调整训练项目。 三、强化素材积累及日常小练习 1.每周背5句筋骨句,2段满分段落 积累成语,运用到作文题目、分论点、素材概括、素材分析。 如成语:自立自强 团结进取 永不言弃 不辞辛苦 坚持不懈 运用举例(含满分段落) 传统中国精神并没有在时间的长河中流失,反而越精,越流越深。这种刻在我们骨子里的精神并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不受外界的变化而被影响。在奥运会上,运动员们凭借“自立自强,团结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赢得了荣誉;在科研室里,工作者们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赢得了成果;在炎炎烈日下,医疗人员们“不辞辛苦,坚持不懈”的精神,为防疫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精神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属于自己的责任内发挥着尽自己所能的最大的作用,最终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 2.仿写名言,运用到题目、开头结尾、素材概括。 如:月是故乡明 粉身碎骨浑不怕 青山一道同风雨 咬定青山不放松 运用举例 运用到题目 《咬定创新不放松》 运用到分论点 “月是故乡明”,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坚实后盾。 “粉身碎骨浑不怕”,我们要成为祖国永远的助力。 “青山一道同风雨”,我们与我们的祖国同呼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