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7934

语文七年级上长春版1.2《醉花阴》课件6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3507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语文,七年级,长春,醉花阴,课件
  • cover
课件19张PPT。醉花阴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清照 旷世才女学习目标:1、结合作者及背景,鉴赏这首词独具特色的意境美。 2、从炼字、炼句的角度,体会本词的语言美。 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吟诵这首词。 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被誉为“婉约正宗”。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李清照南渡前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南渡后常有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其词感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有《漱玉词》。 走近李清照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醉 花 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诵读词意理解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上片赏析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4.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上片小结 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这是下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5.内心是如此的凄凉,怎么还去饮酒赏菊呢? 自己虽然整日沉浸在怀人的忧思之中,但逢此佳节,也得按照习俗的规矩,聊以应景。同时,正值园中菊花开放,一片大好秋光,使他稍解愁怀。下片赏析6.她的忧愁情怀有所缓解吗? 灰蒙蒙的重九节,在低沉的心情中度过。黄昏时分,把酒东篱,爱人未归,郁郁寡欢。暮色苍茫,捻花入室,但觉幽香满袖,久久不散,这更触动了她的离愁别恨。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一个故事7. “人似黄花瘦”的“瘦”字的妙处。 ①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韵。 ②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③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下片小结 写赏菊饮酒,并抒发感受,并描绘出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弱不禁风的思妇形象。总结 本词借助于景物和生活中的片段,大胆表达了女词人的闺愁, 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清新典雅,含蓄幽美。 ①本词结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里,“人似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是词眼。这首词没有明写相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