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085605

苏少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 这是我呀》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30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少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 这是我呀,教学设计
  • cover
这是我呀(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美,源于生活,教师应巧妙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激发儿童的审美兴趣、增强儿童的立美自信,鼓励儿童在生活中寻找美、接触美、感受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 本课以学生观察自己、塑造自己为中心,所涉及的学习领域极其广泛: 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综合性、整体性较强;与儿童的生活相连,以人为本,以己为美,“我” 就是生活中美的塑造者;与自然界的生命共存共生、共舞共吟;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通过对“我”的了解、塑造和展示,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真实、积极的 “我”。 学情分析: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他们喜欢在活动中表现自己,《这是我呀》一课的编排,正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 “我” 的表现中,展示自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 “张扬”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在 “我” 的个性化设计中,表现出儿童眼中的“我” ,反映出儿童的童趣、童真、童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进而能更深入的了解自己。 操作目标: 概括自己的外形和气质特点,运用美术语言加以真实或夸张地表现。 情感目标: 通过全面、艺术地观察和表现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抓住自己的典型特征,尝试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示范工具,脸形及五官素材图片。 学生准备: 镜子、照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初步感受 1、教师播放歌曲“找朋友”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在熟悉的旋律中,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现在,还有一位大朋友想与大家交朋友,我们来看看他是谁? 课件播放人物肖像画,其中有一张史老师的自画像。 师:原来,这是我呀!我想成为大家的好朋友,小朋友们,你们愿意么? 2、出示课题:这是我呀(一) 二、观察、分析特点 1、质疑、了解 教师提出疑问:同学们,老师特别想知道,你们是如何从这么多张画中一下就认出老师的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概括总结:老师有长长的卷发,带着一副框架眼镜,眉毛弯弯的,下巴有些尖,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还能看见两颗小虎牙,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这张画将老师的外貌特征表现出来了,所以大家能一下就认出,因为,只有抓住特点才能最好地表现人物。 2、观察、讨论 (1)小组探究、交流 教师提出须讨论的问题: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外貌都不一样,平时我们喜欢看别人总是忘了看自己,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一个机会好好的观察自己,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看见自己呢?除了照镜子(幻灯片出示),我们还可以用相机拍照片(幻灯片出示并出示照片)。 (2)自我观察、比较 教师布置观察要求:“现在,我们把镜子拿出来照一照自己的脸,看看跟刚才说的是不是一样?仔细看看自己的正面、侧面分别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幻灯片出示)这里啊,老师还给大家提示一个小窍门:如果带了两面镜子,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看自己(幻灯片出示)”学生照镜子仔细观察 3、 游戏、分析 观察好了吗?向你的同桌介绍自己的长相特点。记住,一定要说出自己长得很特别的地方。老师想请哪位小朋友大胆的上来说说自己的外貌特征?正好课前老师让我们班的每个小朋友都带了一张可爱的照片,那我们就来做一个“击掌传花”的抽奖游戏好吗?(掌声响起开始,掌声停下,到谁谁就中奖了,中奖的小朋友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游戏开始,“中奖者” 陆续介绍自己的面部特点,教师适时提示: 你是胖是瘦,你的脸型、鼻子、眼睛等怎样?你还知道有哪些脸型?教师适时展示不同脸型、五官的人像图片。 三、观察总结 通过小朋友们刚刚的自我描述,我们发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